全國首家養豬場取得碳權 每年減量2.7萬噸溫室氣體

環保署審查通過全台第一個溫室氣體自願減量抵換的畜牧場,彰化縣芳苑鄉漢寶畜牧場飼養4萬5000頭豬,養豬廢水以厭氧發酵處理,產生的富含甲烷沼氣再回收發電,並在畜舍屋頂裝設太陽能板發電,預計每年減量2萬7541公噸溫室氣體,7年專案共可取得19萬2787公噸溫室氣體的碳權。
漢寶畜牧場董事長陳修雄表示,他養4萬5000頭豬,每年光是飼料費就要3億元,而豬隻只能吸收七成飼料,剩餘的三成都被排洩出來,等於每年浪費將近1億元,現在則固液分離,糞便轉為有機肥料、尿液則厭氧發酵再發電,電還可賣回給台電。
陳修雄説,雖然初期要投入較高成本,但電力一度可賣5.1元,「不高但能接受」,算是低風險、低利潤的投資,但希望趕快建立碳權交易平台,才能夠吸引更多業者投入。
環保署環管處長蔡玲儀表示,溫室氣體抵換專案管理辦法,讓業者擬定溫室氣體減量計畫書,採行減量措施後,就可以向環保署申請註冊抵換專案,審查完成註冊後,可依照實際減量情形申請碳權。
蔡玲儀表示,目前多半是製造業者透過鍋爐汰換等方式申請專案,或是住商部門汰換省電燈具,這是全台第一家畜牧業者完成碳權註冊。
養豬糞尿廢水目前大多以固液分離、厭氧發酵及好氧曝氣三段式方法處理,其中好氧曝氣單元需耗費大量電力,厭氧發酵過程產生的沼氣富含甲烷,甲烷的全球溫暖化潛勢為二氧化碳21倍以上,對地球暖化影響更甚二氧化碳。
漢寶畜牧場每日產生1810公噸的養豬肥水,厭氧發酵產生的沼氣可收集起來減少逸散,再去除硫化物用來發電。其中減少甲烷逸散部分,每年可降低2萬3900公噸溫室氣體,而回收的甲烷取代化石燃料發電,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每年約1930公噸。此外,漢寶畜牧場又利用畜舍屋頂裝設太陽能板,取代化石燃料生產綠電,每年減少溫室氣體約1800公噸。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