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衰竭4警訊 端午出遊別忘防曬補水
端午連假第2天,全台艷陽普照,長時間戶外活動當心熱傷害找上身。國健署提醒,噁心、頭痛、無力及皮膚濕冷症狀都是熱衰竭症狀,務必儘速降溫、補充水分及電解質。
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趨緩,端午連假爆發報復性旅遊潮,各景點都塞爆。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大熱天從事戶外活動,很可能出現熱衰竭、熱痙攣或中暑等問題,務必注意身體狀況,並穿著淺色、透氣、易排汗的輕薄長袖衣物,減少與陽光直接接觸,並適當使用防曬乳及遮陽帽。
夏天上午10時到下午4時是日照最強烈的時間,國健署提醒民眾,最曬的時段應盡量在通風良好的空間活動,避免大量曝曬,或選擇在較涼快的清晨或傍晚再外出活動。
出門活動時應把握「少量多次」原則來補充水分,每小時補充2到4杯水(1杯240毫升),避免喝含酒精及大量糖分的飲料,並以最舒適的狀態活動,避免逞強超出個人的體能負荷。
外出活動時若沒有適時補充水分,在大量流汗之下恐有脫水風險,出現噁心、頭痛、無力及皮膚濕冷等熱衰竭症狀,更嚴重一點如口渴、發熱、心跳加速、體溫升高,甚至昏迷,就是中暑症狀,務必設法降低體溫,並補充少許鹽的冷開水或稀釋的電解質飲料。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