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報喜不報憂?環保署發布環境素養調查 拒提供全文

環保署今發布全台環境素養報告,調查學生、教師、民眾三大族群,發現環境態度、環境行為分數較佳,但環境知識不夠理想,至於是何種類型的環境知識及具體分數,環保署不願公布,只提供局部正面數字。雖然今天特地開記者會公布報告,但綜計處科長鄭惠文強調,報告還在審定當中,無法公開全文。
在媒體要求下,環保署最後僅提供問卷題目,但據了解,無論學生、教師、民眾對於氣候變遷方面的環境知識幾乎「滿江紅」。
像是「夏季氣溫屢創新高,是臭氧層破洞造成的嗎?」答案為非,超過五成大專教師答錯,近六成公部門人員答錯,逾七成幼兒園教師答錯,家管、退休或待業民眾更有超過八成答錯。答對率最高的族群是國中教師,但也僅六成三答對。
還有「過度燃燒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會造成臭氧層破洞?」答案為非,從小學、國中、高中職、大專生,答對率都不到三成,國中生只有一成答對。
調查數據顯示,各族群在環境知識表現都不佳,尤其為民眾組,及格分數為70分,但公部門民眾僅84.8分、私部門民眾63.4分、其他民眾更只有50分。
環境行為、環境態度等題目,垃圾分類、少用塑膠袋普遍都有80分以上,已經成為全民共識。不過,近年環保署推動自備餐具,各族群評分自己外出是否自備餐具,都只有50分至70分,顯見行動力不足。
綜計處長劉宗勇說,透過環境素養調查,有利於推動環境教育工作,目前有做環境素養調查的國家不多,只有美國、南韓、土耳其、以色列,且是針對學生,不像台灣是大面向調查,盼做好環境教育,減少環保問題,成為永續發展的扎根工作。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