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音樂會千張票一天掃光!表演場館湧現「報復性消費」

國家音樂廳五月底舉辦解封音樂會後,國內各展演場館逐步解禁,吸引許久未看表演的觀眾,出現「報復性消費」。台北市立交響樂團周五在國家音樂廳推出的「樂聖風情日」音樂會,第一天開賣就賣光1000張票,第二天加開四樓席位也秒殺。表演工作坊八月在國家戲劇院演出的「寶島一村」,今中午開賣,一個下午就賣出四成票房。
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觀察,「寶島一村」開賣後,同時間兩廳院售票系統線上掛了2000人,此種盛況前所未有。故事工廠周六在衛武營演出的「再見歌廳秀」,是疫情期間國內首度解禁的大型戲劇節目,5天內賣出300張票。故事工廠總監林佳鋒形容這是劇團前所未有的搶票經驗,「絕對是報復性消費」。
此外,七月在台中歌劇院演出的達康.come劇團「三口組」,今天中午開賣,半個小時內300多張票便一搶而空,台中歌劇院表示,按規定目前只能售間隔座,只能期待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場館全面解禁後,才能再賣另外五成票。
大提琴家張正傑13日在兩廳院演奏廳演出的「張正傑大提琴獨奏會:別讓貝多芬傷心」。三天前臨時決定演出,前天中午開賣,一天之內賣到只剩40張票。他說原本只是「試水溫」,賣票的速度卻讓他「嚇了一跳」。根據疫情指揮中心的規劃,表演場館預計在7日之後全面解封,座位全數開放,估計還會湧進另一波觀眾。
政院規劃的振興券,目前並未規畫專屬藝文類別使用的金額。張正傑認為,民眾使用振興券,多半會先用在餐廳等「立即性消費」,藝文消費恐怕很難分一杯羹。但表演藝術聯盟理事長林佳鋒表示,振興券的目標是「快速恢復民眾日常生活」,只要各行各業恢復生機,自然會有人買票看表演。劉怡汝則透露,文化部還有相關計畫振興藝文產業,。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