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肝硬化不用切片檢測 台灣團隊研究成果上國際期刊
很多民眾擔心肝硬化又害怕切片檢查,該怎麼辦?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消化醫學中心主任彭成元指導醫師陳昇弘、賴學洲、王鴻偉、許偉帆等醫療團隊最新研究發現,非侵入性「聲脈衝輻射力彈性成像肝纖維測量儀(ARFI)」檢測,運用在慢性C型肝炎患者治療前、後,提供肝纖維化分期診斷標準,有助全球的肝硬化的治療,這項研究成果獲全球感染疾病期刊前三大、美國感染病醫學會的臨床感染疾病期刊刊登。
王鴻偉說,肝硬化形成是先由肝纖維化開始,分期從F1輕度纖維化、F2中度纖維化、F3重度纖維化,到F4肝硬化,透過腹部超音波僅能透過肝臟粗糙程度、結節、縮小或脾腫大等主觀推估,精準檢測需要透過侵入性的肝臟切片組織檢查。
41歲林先生表示,他有慢性C型肝炎十多年,過去都是在醫院透過腹部超音波追蹤,但只能看到「肝表面看起來粗粗的」,確切肝纖維化程度需要切片檢查,但他擔心自己凝血功能差,切片出血風險高因而怯步。
王鴻偉說,中國附醫消化醫學中心醫療團隊擁有慢性肝炎治療後肝纖維化診斷研究成果,目前健保有關使用ARFI在慢性C肝肝纖維化判定,就是採用該院的診斷標準。醫療團隊經一年研究,建立521名慢性C肝患者透過切片、ARFI檢測出的肝纖維化分期,做為肝纖維化分期診斷標準。
王鴻偉指出,目前全世界缺少慢性肝炎治療後的肝纖維化診斷及追蹤,醫療團隊在這次的研究中,也建立123名慢性C肝患者在治療後透過切片、ARFI檢測出的肝纖維化分期,提供更準確的判讀標準。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