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歌手赴稻城亞丁發生高山症 醫師點名高危險群
51歲的歌手王瑞霞赴中國拍攝新歌MV,走訪海拔平均4000公尺以上的稻城亞丁、甲居藏寨、香格里拉等地,傳出發生高山症,吸10分鐘純氧才清醒。醫師表示,高山症的發生風險不分年齡,超過3500公尺之處均屬高風險,肺臟不佳、心臟不佳、血紅素不足的人更易發生,出遊前建議先就醫諮詢。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急診醫學科主治醫師高偉峰表示,高山症的發生風險不分年齡,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發布的2020年旅遊黃皮書提醒,一般人赴海拔3500公尺以上地區,就屬高山症發生高風險;對過去曾發生急性高山病的人而言,赴海拔達2800公尺地區就屬高風險。
由於氧氣吸入人體要靠肺臟,再由心臟帶至身體各部位、血液中的血紅素帶至各組織,因此肺臟不佳、心臟不佳、血紅素不足等人更易有明顯的高山症症狀;曾有胃出血、胃潰瘍的人赴高山會增加發病機率,有腦瘤患者也不太適合上山,因此建議上述族群計畫旅遊前應先請醫師評估。
高偉峰表示,要避免發生高山症,最理想的狀況是緩慢上升,超過海拔2500公尺後,每天不要上升超過300公尺。不過,短期旅遊時間往往較短、沒時間如此緩慢爬升,因此建議另一個簡單有效的做法,那就是在出發前一個月先至合歡山等高海拔地區住兩晚,以讓身體先行適應。
出行前,可至旅遊醫學門診請醫師開立預防急性高山症或高海拔腦水腫的藥物,研究顯示藥物有助血氧增加兩至三成。旅遊期間不要喝酒、不要吃安眠藥,以避免抑制缺氧換氣反應、使缺氧情形更甚;另外不要劇烈活動,以避免降低血氧及增高肺動脈壓。
「所有的高山症都有先兆,都不該死!」高偉峰表示,高山症的四大先兆包括頭痛、頭暈、腸胃道症狀(如噁心嘔吐)與虛弱,若發生這些現象就不要再往海拔高的地方走;如果嘗試走路發現步態不穩,要警覺可能是腦水腫,此時不僅不建議往上爬,也不要逗留原地,而應盡速下降。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