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乳房攝影 國健署辦「粉愛自己」派對、送好康
國健署副署長賈淑麗表示,乳癌是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第一名、癌症死亡第四名,早期發現和治療是降低死亡率的關鍵,現在國際間建議最準確的篩檢方式就是乳房攝影,目前台灣每年篩檢86萬人,可以揪出4000多位乳癌,其中過半是早期發現。
國健署調查顯示,常見不願意接受篩檢原因為「覺得身體健康沒有需要」、「太忙沒有時間」、「乳房攝影檢查過程不舒服會痛」等,但其實只要10-15分鐘即能完成檢查,且避開生理期前後1週即能降低不適感。
賈淑麗表示,目前符合篩檢資格(45歲以上未滿70歲、40歲以上有乳癌家族史之婦女),有每兩年規律篩檢的僅佔四成,過去十年曾篩檢的佔六成,顯示還是有四成婦女,是過去十年從未篩檢的,國健署強烈呼籲這些未曾篩檢的婦女應出來接受乳房X光攝影。
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表示,目前台灣篩檢率四成,已使死亡率下降41%,早期發現的比率提升30%,希望未來篩檢率能拉到七成。張金堅說,腫塊要摸得到,起碼都要兩公分以上,可能已經是二期了,五年存活率是89%,靠乳房攝影可以偵測更小的腫塊,是手摸不出來的。如果能提早在零期發現,五年存活率是100%,一期的五年存活率也有93%。張金堅觀察,目前篩檢率有城鄉差距,在花蓮、台東、雲林、苗栗等縣市篩檢率較低,是需要投注更多心力去宣導。
乳癌病友協會理事長黃淑芳本身是資深乳癌病友,多年來跟著乳房X光攝影車走遍全台鄉鎮做宣導,對篩檢的城鄉差距特別有感觸。例如有些鄉鎮的婦女連乳癌兩個字都不敢講,黃淑芳都要改口說「乳房健康檢查」,花很多時間傳達乳癌的知識、破除乳癌攝影很痛的迷思,他們才有勇氣出來檢查。每一回去偏鄉篩檢,都可以找到有婦女罹癌,甚至有婦女是做檢查時一壓就當場流血,看得黃淑芳好心疼。
「粉愛自己之粉紅派對」今在台北新光三越站前廣場舉行第一場,27日在台中廣三百貨廣場還有一場。國健署鼓勵民眾可以邀請符合篩檢資格的親朋好友,一起逛街兼篩檢。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