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切掉腸子後體重掉一半 居家營養針助她活命
53歲謝女士10年前陸續因腸套疊及腹膜炎穿孔連開兩次刀,小腸切掉5分之4,一吃東西就拉,體重從40多公斤掉到只剩24公斤,虛弱到連上廁所都須人攙扶,講話氣若游絲,「當時根本就是在等死!」直到接受高醫居家營養醫療照顧,全天候注射靜脈營養劑,3個月後體重重回35公斤,5年來身體狀況穩定。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蔡祥麟表示,癌症及腸胃道疾患,常因食慾差、腸胃道無法吸收營養,身體虛弱到無法持續抗癌甚至活命,該院提供居家靜脈營養照顧治療,是國內首家通過國家品質標章認證的醫院,可讓病人在醫師指示下,不須住院就能在家中持續注射營養輸液。
謝女士22日在先生陪同下,出席高醫「居家靜脈營養工作坊」分享「增胖」心路歷程,她因小腸切除後無法吸收營養,幾乎每吃必拉,「一天拉10次肚子是正常」,暴瘦到骨瘦如柴,連走路都沒力氣,當時醫師束手無策,僅說「以後會很常來醫院」,謝女士無奈說,「當時成天臥床,已經在等死!」
5年前謝女士經高醫營養醫療小組評估,展開長期居家靜脈營養照護,平均每天要從人工血管緩慢注射長達20小時的靜脈營養配方藥劑,謝女士先生表示,才打下去半小時太太「重新活過來」,連說話都明顯有力多了,3個月內體重回到35公斤,雖然為了打針無法出遠門,但「能活著就是很棒的事!」,也曾回澎湖探親。
高醫副院長王照元表示,居家靜脈營養治療適用於腸阻塞或麻痺、大量小腸切除、腸道皮膚瘻管,或腸道營養吸收不良,導致有死亡風險的病人;此外,癌症病患因治療造成食慾降低、營養不良,被迫中斷治療,也可接受居家靜脈營養輔助,提高治療成效。
王照源說,靜脈營養治療一般須在院內進行,若經評估病情穩定不需住院,可轉為居家靜脈營養醫療。該院推動已有20年經驗,透過專業衛教,讓照顧者學會自行更換點滴管路及營養輸液,病人在家就能自行施打,分別獲2013及2017年的國家品質標章認證。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