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購遲未驗收 專家:阿里山森鐵出軌「人為疏失因素大」
今年1月18日至2月25日,39天內出軌4次創下紀錄,第四次出軌後原規畫停駛至3月11日、12日通車,不過台鐵局、交通部各自組成專案調查,台鐵局長鹿潔身今指,專家評估後認為本線有14處泥化問題,平交道枕木腐爛、彎道坡高不足,使車輛降速行駛仍有風險,因此決定再停駛3個月。
不過專家現勘認為枕木腐朽、彎道坡度並非主因,尤其今年第一次事故原因為新車試車,台鐵前年採購十輛車廂,開了「自導式轉向架」特殊規格,原計去年底全數完成驗收、今年投入營運,但1月18日將新車與現有車廂混合編組試車,結果放在第3車的新車過度搖晃導致列車出軌。原因是否為自導式轉向架?森鐵昨表示承商仍在調查,但「不能排除」。
此外,1月23日出軌雖為枕木腐朽,導致編號SPC49車輛出軌,但2月24日再次出軌,正好也是SPC49。台鐵局森鐵處表示,該輛車齡20年已是老車,兩次事故後已沒再營運,並正在檢修、盼能找出原因,但是否為過往檢修不徹底,仍需調查;至於第4次確實是因路線泥化嚴重造成路基鬆軟。
立委林俊憲質疑,車輛磨損、噴泥嚴重不會是一天造成,難道「過往都讓旅客冒生命危險搭車嗎?」何以這麼久都沒發現問題。立委陳歐珀也說,Google首頁上周六才為慶祝森鐵開通106年放上首頁,讓世界看見台灣,前一天台鐵卻宣布停駛3個月,「讓外界看見停駛」。
專家認為,出軌四次都在竹崎段,道班單位人為疏失因素大,巡軌、路基檢測未落實,但現勘後看台鐵以枕木腐朽等原由,發新聞稿宣布停駛三個月也很詫異,幾乎已是停駛到林務局接手,盼台鐵「不要怕事、就事論事」。賀陳旦表示,「森鐵一定要救」,經費、人力都會與林務局共同努力。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