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交所反詐騙 設置專區揭15種類型手法
為提升投資人對詐騙的防範意識與警覺性,臺灣證券交易所先前建置的「反詐騙聯防行動專區」,規畫15種類型詐騙手法,讓證券商可依個案勾選相關類型,系統將自動新增對應的提醒與警語,降低受害機率。
隨科技發展,詐騙手法日益精密,不僅傳統的電話詐騙猖獗,還衍生出數位詐騙,甚至運用AI技術與Deepfake變臉等新型手法,民眾稍有不慎便可能落入陷阱。
根據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表板數據,近來每月詐騙件數及金額雖呈逐步下降趨勢,但詐騙案件仍時有所聞,顯示識詐教育的推廣需持續深化,透過廣泛宣導與實務案例分享,提升全民防詐意識與應對能力,進一步降低受害風險。
證交所大力推廣「5D反詐行動」,並於公開資訊觀測站設立「反詐騙聯防行動專區」,讓投資人能夠更清楚辨識詐騙集團的常用手法及媒介,快速區分詐騙類型,由於現今詐騙手法層出不窮,單憑「常識」已難以全面防範,因此投資人必須與時俱進,不斷提升識詐能力,才能有效避開投資陷阱。
「反詐騙聯防行動專區」目前規畫15種類型的詐騙類型,包括高齡詐騙、推介或診股詐騙、徵才詐騙、IPO申購詐騙、競價拍賣詐騙、港仙股詐騙、恐嚇威脅詐騙、捏造或虛構之交易模式詐騙、地下期貨詐騙、虛擬資產或加密貨幣詐騙、交友詐騙、人頭帳戶詐騙、非法代操詐騙、未上市櫃股票詐騙以及其他。
證交所表示,希望透過此專區的資訊分享,讓投資人掌握最新的詐騙手法,例如飆股推薦、申購股票、抽獎中籤等。
另一方面,證交所也鼓勵證券商一齊出力,積極在專區內分享所接獲的詐騙案例,並落實客戶關懷,共同努力減少投資詐騙案件數量。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