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裕隆 四檔馬力強

台股上周呈現橫盤整理,而鴻海(2317)、裕隆(2201)等電動車概念股逆勢收紅,受惠今年車市基期低、供給面緩解,電動車將成為引領市場成長、產業升級轉型的主力。權證發行商建議,看好電動車的投資人可利用相關權證布局。
法人指出,今年電動車出貨量預估將再創高,帶動相關電動車供應鏈成為盤面主流題材。目前汽車產業供給端逐步復甦,電動車有望逆勢增長,受惠全球新能源車政策推動、車企推出多元車款及降低售價下吸引消費者進入市場,而MIH聯盟將帶領台灣新能源車平台走向全世界。
鴻海元月營收6,604億元,月增4.93%,年增48.15%,為歷年同期新高,主要是因為去年第4季中國大陸疫情狀況嚴重,影響鴻海鄭州廠生產與運作,隨著鄭州廠區恢復正常生產狀態,帶動出貨提升,使元月營收出現年月雙增。
法人認為,鴻海今年營收及獲利都將優於去年,維持成長步調,有利後續股價與評價表現,看好鴻海長期朝向雲端網路、車用元件和汽車組裝代工業務發展,目前部分車款已開始交車,進度優於預期,且已獲美國通用汽車訂單,預期上半年汽車零組件與代工業務成長將帶動毛利率提升。
裕隆有著數十年汽車設計開發及生產經驗基礎,法人看好今年營運將有機會揮別防疫險虧損、晶片短缺問題緩解,加上新店裕隆城商場即將啟用,未來將貢獻營收獲利,以及新車款將上市等,未來成長空間極具想像力。
看好鴻海、裕隆後市的投資人,可挑選距到期日90天以上、價內外15%以內的權證布局。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