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數逾台灣一半人口!LINE Pay即將上市 明年可望升格電子支付
目前在興櫃市場表現不錯的連加網路LINE Pay(7722),22日正式宣布通過證交所上市申請。身處行動支付市場競爭的戰國時代,LINE Pay全台支付據點超過55萬、用戶數突破1250萬戶,覆蓋台灣半數以上人口,在獲得資本市場更多關注後,未來能否進一步擴大跨境支付領域的布局,以及一舉拉開與其他競爭對手的差距,亦攸關未來成長動能強度。
LINE Pay在2023年稅前純益達6.13億元,每股盈餘8.09元,2024上半年稅前純益為5.03億元,每股盈餘為6.12元,在行動支付市場中穩步前進。董事長暨總經理為丁雄注,主要業務範圍涵蓋第三方支付服務、資料處理服務及電子資訊供應等領域。
目前LINE Pay在台灣市場的發展,不論市場知名度和滲透率都居冠。用戶數已突破1250萬戶,覆蓋台灣超過半數人口,等同每2人就有1人是LINE Pay用戶,每0.03秒就有一筆交易;全台支付據點超過55萬處,完整涵蓋線上及線下各產業,也是在泛支付產業體系中唯一獲利的業者。
根據LINE Pay年報顯示,其有五大核心業務,包括:用戶端、合作夥伴、支付週邊服務、雙向跨境支付及金融科技服務,在資本市場更上一城後,除了增加財務韌性外,投資人勢必也關心其獲利前景。
LINE Pay可望升格電子支付?擴大銀彈實力後再下一城
回顧LINE Pay的發展歷程,包括LINE社群軟體的母雞帶小雞,以及金融機構合作發卡「借力使力」,行銷力度大,尤其是和中國信託銀行合作發行的LINE Pay信用卡,當時還請到韓星宋仲基來台代言,後續尚有台北富邦銀行、聯邦銀行及永豐銀行分別推出旅日富邦J卡、聯邦賴點卡,以及最新的永豐DAWAY卡,提供消費享LINE POINTS點數回饋,累計4張卡片,累積發卡數量已突破800萬張。
LINE Pay已於2024年7月開啟國人赴韓國跨境支付,目前開通據點包括觀光客必訪的韓國知名新羅免稅店、韓國超商龍頭之一的CU、韓國熱門流行服飾品牌TOPTEN,預計近期還會與更多台灣用戶喜愛的韓國品牌商店合作開啟海外據點。
此外,2023年11月,LINE Pay與韓國第一大發卡公司新韓卡簽訂「跨境支付服務」,讓新韓卡3000萬用戶可透過新韓卡App於全台LINE Pay實體商店使用 LINE Pay交易,不僅有助於提升國際旅客在台旅遊結帳的便利性,更能為LINE Pay夥伴商店引流國際觀光消費商機。
只是,LINE Pay目前是第三方支付,主管機關仍是數發部,尚未像街口支付、全支付及全盈支付等,已取得電支執照,主管機關為金管會,這也是外界頻頻關心的課題。
依照規定,如第三方支付代理收付交易款項的日均額超過20億元,就須「升級」申請電支,受到更嚴格的監管。據可靠消息來源指出,LINE Pay將於2025年申請升級電支執照,然而,法遵、資安規管方面的成本也會因此增加,如何維持獲利動能值得關注。
LINE Pay App找體驗專攻核心用戶需求
LINE Pay在公開說明書中指出,因應金融科技急遽變化的兩大對策包括:一、為滿足消費者對於多元化金融業務需求,將持續評估推出創新服務,例如目前已支援watchOS及WearOS兩大系統,消費者可透過智慧型手錶支付、查看消費資訊等服務;二、將陸續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務,包括保險、信用卡申辦以及貸款服務等附加價值服務。
為了提高用戶黏著度,LINE Pay將瞄準用戶核心需求,專注以行動定位為基礎的行銷服務,如:「好康地圖」服務,依顧客位置曝光合作店家訊息及活動與宣傳,使大眾日常生活支付應用更創新方便。8月下旬,正式推出的「LINE Pay App找體驗」入口,更提供一站式預訂生活娛樂行程。
LINE Pay登上資本市場之後,勢必要在激烈競爭的紅海裡,持續提供更即時、精準且多元優惠的支付體驗,提升用戶黏著度並吸引新用戶,同時深化合作夥伴與金融機構的各項合作。在虛實融合,全覆蓋的通路時代,如何協助店家把行銷曝光轉為實質收益,將會是能否脫穎而出的營運關鍵。
(本文出自2024.10.23《遠見》網站,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