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整理包/孫燕姿「就在日落以後」演唱會高雄站 場次票價、搶票時間、座位表一次看

明天你放假嗎?51勞動節全解析 是否補班、薪資怎算、銀行開不開一次了解

NBA/金塊穆雷狂飆43分擊沉快艇 季後賽首輪3:2聽牌

營養保健領導品牌大研生醫 10月28日登錄興櫃

營養保健領導品牌大研生醫10月28日登錄興櫃,大研生醫張家銘董事長(右)、林東慶總經理(左)。圖/業者提供
營養保健領導品牌大研生醫10月28日登錄興櫃,大研生醫張家銘董事長(右)、林東慶總經理(左)。圖/業者提供

營養保健食品領導品牌大研生醫(7780)即將於 10 月 28 日以每股參考價 68 元登錄興櫃交易。

大研生醫自 2018 年成立以來,專注於營養補充品的研發與銷售,旗下擁有多款暢銷產品,如德國頂級魚油、視易適葉黃素、益生菌及瑪卡等,滿足全齡層的健康需求,並根據不同族群如男性、女性、兒童與銀髮族,設計專屬的營養保健品。大研生醫以「食品工業」產業類別進入資本市場。

2023 年大研生醫全年營收達 11.9 億元,年增率為 34%。大研生醫董事長張家銘表示,自公司成立以來,始終堅持選用國際頂級且經過臨床驗證的原料,致力於研發「安心、安全、有感」的保健營養品。在母公司尚凡國際數位社群強大的經營經驗支持下,大研生醫成功開拓電商通路,並逐步進駐實體零售市場,屢次在 momo 購物網、屈臣氏等主要通路奪得銷售冠軍。

根據食品所 ITIS 的研究分析,2022 年台灣保健食品市場規模達到 1,703 億元,成長率為5.9%,2023 年進一步增長 5.8%。疫情後,台灣民眾對於保健品的需求明顯提升,根據 Kantar 凱度洞察調查顯示,疫情過後國人平均服用保健品數量由 2.1 種增至 4.4 種。

隨著全球人口老化與健康意識的提升,現代生活壓力、不良飲食習慣及缺乏運動等因素,使營養健康越來越受到重視。根據全球市場研究公司歐睿國際(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研究報告,2022 年全球保健營養食品市場規已達 8,697 億美元,預計 2026 年將突破 1 兆美元,保健食品的補充成為全球的未來趨勢,市場潛力龐大。

目前,大研生醫積極擴展海外市場,預計未來 IPO 後,展開多項併購與產品擴展策略,布局日本及澳洲保健食品市場,為公司未來營運增添更多成長動能。

張家銘進一步指出,以足量、有效且安全的產品,以及針對不同族群需求的多元產品線,截至 2024 年,旗下知名產品如德國頂級魚油、視易適葉黃素、德國專利苦瓜胜肽、益生菌等,已榮獲 44 項國際金獎殊榮,並擁有 26 項全球研發與配方專利。此外,公司也獲得 SNQ、A.A. Clean Label、IFOS、IPRO 等多項專業認證。

大研生醫自主研發產品配方,擁有來自美國、日本、德國等多國的配方與研發專利,並與台灣國際級教學醫院、美國伊利諾大學等機構合作,進行人體臨床試驗與動物細胞實驗,根據成千上萬篇科學論文及原料的人體試驗數據,開發保健產品。

大研生醫張家銘董事長,對於未來健康食品的需求展望相當樂觀,有助於業績穩健成長。圖/業者提供
大研生醫張家銘董事長,對於未來健康食品的需求展望相當樂觀,有助於業績穩健成長。圖/業者提供

保健食品

延伸閱讀

軟體新兵報到 昕力資明登興櫃

首檔香水股光速火箭 23日每股51元登興櫃

IPO生變?TGI FRIDAYS總部驚傳破產 台代理商宣布延後興櫃計畫

阻俄野心 德國成立波羅的海北約海軍指揮中心

相關新聞

沒抽到威力德生醫沒關係 這檔生技股報酬率逾6成更高

威力德生醫(7713)24日以55元上櫃掛牌,早盤一度衝達69.7元,漲幅26.7%,中籤者若賣在這個價位,可有14,7...

光焱科技掛牌蜜月行情衝上378元 中籤一張賺逾15萬

光電子晶片(PIC)檢測大廠光焱科技(7728)6日以承銷價220元正式上櫃掛牌交易。今日掛牌蜜月行情衝上378元,換算...

創櫃板新股 券商可投資

櫃買中心(Taipei Exchange)扶植中小企業加速成長,總經理陳麗卿指出,主管機關近期開放證券商得取得創櫃板公司...

浩鼎抗乳癌新藥開發喊卡 股價重挫、6,000張跌停賣單高掛

浩鼎(4174)23日召開重大訊息說明記者會表示,主動免疫抗癌新藥Adagloxad Simolenin (OBI-82...

新鉅科 力拚單季轉盈

新鉅科(3630)昨(19)日召開股東臨時會,會中順利通過處分座落中部科學園區內廠房以及擬辦理私募現金增資發行普通股兩大...

信驊元月營收勁揚九成 同期最佳 全年業績拚登頂

台股股王信驊昨(5)日公布元月營收7.01億元,月減4.9%,為同期新高、歷史第三高。法人預期,信驊今年將有機會受惠AI...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