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回應國籍爭議 蕭美琴:從未放棄中華民國國籍,沒有回復的問題

亞錦賽/封徐若熙「154公里怪物」韓媒:連續被台灣投手壓制

2023房市代表字出爐 近五成購屋人超有感

精測營收/9月2.16億元 旺季效應不顯著、Q4緩和復甦

中華精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510)今 (3) 日公布2023年9月份營收報告,單月合併營收達2.16億元,較前一個月成長4.2%,較前一年同期下滑52.0% ; 第三季合併營收達6.92億元、較前一季下滑7.0%、較去年同期下滑43.6% ; 前九個月合併營收達21.12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34.9%。產業進入傳統旺季,惟全球經濟呈緩和復甦,今年旺季效應不顯著 ; 展望未來,AI相關晶片高速測試需求增溫,將扮演明年景氣復甦關鍵動能,中華精測以All In House優勢順應各類客戶調整步伐,攜手共進,迎接AI半導體新時代商機。

中華精測提到,今年第三季受到客端產品策略急轉調整,公司業績受到新案遞遲,舊案需求量減少影響,單月營收在今年8月落底,直至9月恢復成長。9月受惠於智慧型手機應用處理器 (AP) 相關探針卡訂單挹注帶動,目前終端智慧型手機陸續發表新機,為產業第四季旺季帶來拉貨動能,亦帶動公司營運緩和復甦。

觀察科技產業發展現況,中華精測提到,在今年9月份各大國際科技展上,處處可見AI新科技產品問市,包括有柏林消費電子展 (IFA)、台北國際半導體展 (SEMICON) 以及台北智慧城市展 (Smart City Summit) 參觀人潮熱絡之外,關鍵指標性科技展會上皆展示出AIoT的新生活樣貌,以及AI半導體技術快速演進。

在國際展會裡,舉凡智慧家庭 (SmartHome、IoT裝置)、iZONE、大眾通訊 (通訊、手機、GPS、網路、家電)、電腦周邊 (家庭娛樂、聯網)、智慧建築、智慧醫療等新產品問市,皆強調高速無線傳輸晶片技術規格再升級,包括Wi-Fi 7、PCI-e 5、BLE 5.3等高速無線傳輸技術同步搭載AI應用,實現AIoT生活。除此之外,各大國際科技品牌業者近日發表的5G智慧型手機旗艦機種、節能電動車,皆以高運算的AI晶片為核心,實則為半導體產業界邁向景氣復甦打了一劑強心針。

中華精測提到,公司於日前台北國際半導體展上發表極短探針解決方案,著眼於AI相關晶片所採用的次世代封裝技術的測試需求,該項高速測試探針卡解決方案,受惠於112Gbps (主頻 28GHz ) 的 PAM4 技術躍升為 AI 資料中心的次世代高速傳輸規格,已獲 HPC 相關晶片客戶青睞之外,依據最新產品測試結果顯示,基於中華精測自主智慧設計系統匹配出最適材料,所生產的探針卡不但通過車用晶片高低溫測試,而且單針通過 CCC 測試達 1.5 安培,完美符合車用高速晶片測試要求,為本公司拓展AI半導體商機帶來希望。

回歸現階段,AI晶片應用以雲端為主,中華精測提到,公司目前營收貢獻度仍低,從今年前三季的營收成果來看,全年恐呈現年衰退,與此同時,持續投資研發未來性產品,因此公司今年獲利將相對辛苦,預料新測試方案陸續放量後明年營運成績審慎樂觀。

中華精測 AI 晶片

延伸閱讀

柯文哲與史丹佛大學師生座談 主張提高對高教投資

教授變創業家!打造國防隱形冠軍「台灣2年內將有最強無人機防禦能力」

Nvidia 黃仁勳、AMD 蘇姿丰有默契 狂讚美超微、聲明曝光

越南半導體熱 韓廠Hana Micron擬砸10億美元在當地生產晶片

相關新聞

威剛10月稅前獲利3.05億元 單月賺進Q3一半水準

記憶體模組大廠威剛(3260)今(14)日公布10月份自結財報,單月稅前淨利3.04億元,等同於一個月就賺進第3季的一半...

PCB 設備新兵聯策 23日開放申購、中籤一張有望賺逾2萬

智慧製造推手大廠聯策(6658)新股初上市辦理現金增資已於10月23日起至10月25日開放申購,此次公開申購承銷張數有8...

新股紅包抽起來 抽中這檔潛在獲利逾3萬

11月來還是有多檔新上市櫃公司的申購抽籤,繼AMAX-KY、宸曜、富世達之後,華懋(5292)的申購作業也將展開,預計1...

天虹公開申購起跑 抽中1張有望賺逾11萬元

天虹科技將於12月12日掛牌上市,今天起辦理公開申購,承銷價每股115元;以29日興櫃成交均價226.69元計算,抽中1...

紅包又一檔!AMAX-KY 19日起競拍、底價80元

伺服器液冷系統整合廠AMAX-KY(6933)19日起競拍、預計11月8日掛牌,為配合初次上市前發行新股,承銷價暫定96...

捷迅營收/9月月增2.39% Q3獲重量級合約、營運持續成長

航空貨運價量齊揚,捷迅(2643)公布9月營收為3.83億元,月增2.39%,於7、8、9月連續三個月交出營收月增佳績,...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