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整理回收物赫見14張百元美鈔 他急奔銀行換錢一原因慘遭法辦

下班記得帶傘!4縣市大雨特報 恐一路下到晚上

捷運板橋站傳意外 男搬運看板搭手扶梯遭夾送醫

宏碩系統今以百元掛牌上櫃 跨足人造鑽石、製鞋業、5G應用領域

宏碩系統22日以每股100元上櫃掛牌交易,宏碩系統董事長趙勤孝(左)與總經理陳漢穎合影。業者/提供
宏碩系統22日以每股100元上櫃掛牌交易,宏碩系統董事長趙勤孝(左)與總經理陳漢穎合影。業者/提供

宏碩系統(6895)今(22)日以每股100元上櫃掛牌交易,除宏碩系統以高端的真空微波技術長期與軍用客戶以及晶圓製造大廠合作外,近期也打入人造裝飾鑽石、製鞋業、5G應用等供應鏈,挹注未來營運成長動能。

宏碩系統總經理陳漢穎表示,由於傳統微波加熱方式普遍存「加熱不均勻性」、「含有金屬的物質無法放進微波區域進行加熱」兩大問題,因此微波這種高效率、乾淨且快速的加熱方式,到目前為止仍然無法應用在有價值的工業產品大面積均勻加熱,宏碩已突破技術解決前述問題,使微波源系統設備可廣泛應用於各產業上。而宏碩系統自主研發的的異材質真空氣密焊接技術,可以將陶瓷、金屬等複合材質無縫接合,該技術亦可應用於高階半導體和高度真空環境等製程,例如將導電棒和腔體之間絕緣異材質之焊接,有效保持腔體內之密閉真空,受到荷商半導體設備大廠的青睞並採用。

半導體零組件約占宏碩系統營收40%,並且擁有超過50%的高毛利,宏碩系統在半導體零組件上有一項相當重要的產品就是為「E-Beam」檢測設備所開發的真空電引入元件(Feedthrough)。荷商半導體設備大廠對於真空電引入元件具有極高的漏電流規格要求,在與全球多家業者嘗試研發後,只有宏碩系統能符合該公司要求。

由於28奈米是半導體製程的一個重要節點,也是光學檢測技術受到光波長限制的範圍。隨著半導體先進製程持續推進,原先光學檢測技術受到光波長的限制,導致28奈米以下製程逐漸被E-beam技術取代,也使得E-Beam重要性與日俱增。Research and Markets所做的研究報告指出,預估E-Beam晶圓檢測設備市場將從2022年的6.3億美元成長至2028年的19.2億美元,年均複合成長率高達21.44%。

同時,宏碩系統也與和鑫生技共同研發X光設備所需的真空電引入元件,提供和鑫生技研發的低輻射(可減少80%輻射量)、節能(可減少90%功耗)、高清晰成像的桌上型手部穿透式X光影像設備使用。該X光設備已於2022 年底取得美國FDA認證,宏碩系統為其在真空電引入產品上的唯一供應商。

展望未來,宏碩系統董事長趙勤孝表示,除了原本的軍工、半導體產業,近年跨入的製鞋業、生技業、人造鑽石外,鋰電池也是公司未來相當重視的產品之一。微波源系統設備可應用於電動車產業中的鋰電池製造過程中,特別是可以解決鋰電池隔離膜製造過程中的不均勻、無法對金屬微波加熱等問題,使得鋰電池的製造更加穩定和高效。隨著電動車市場的不斷增長,以及各領域應用越來越成熟,宏碩系統後續營運成長樂觀。

半導體 5G

延伸閱讀

宏碩系統22日上櫃 承銷價100元

2023鑽戒怎麼選?盤點Chaumet、Hearts on Fire、Tasaki「全新」款式

「母胎單身」雷嘉汭 最想收情人禮曝光原來是這款

寶石巧化誘人甜點 Harry Winston開啟夢幻下午茶時光

相關新聞

明揚(8420)火警殉職數名勇消…基本都做不到有什麼資格談ESG?

屏東地院2011年的一份判決書也指出,明揚員工控訴違反勞基法,離職也不給資遣費,超時工作嚴重加上廠內環境非常糟糕,因此當時判決明揚敗訴...

威剛10月稅前獲利3.05億元 單月賺進Q3一半水準

記憶體模組大廠威剛(3260)今(14)日公布10月份自結財報,單月稅前淨利3.04億元,等同於一個月就賺進第3季的一半...

PCB 設備新兵聯策 23日開放申購、中籤一張有望賺逾2萬

智慧製造推手大廠聯策(6658)新股初上市辦理現金增資已於10月23日起至10月25日開放申購,此次公開申購承銷張數有8...

與世芯價差百元 信驊重登台股股王

世芯-KY於25日甫成為股王,昨(26)日面臨信驊強勢逆襲,再次把股王寶座讓給信驊,惟兩者價差不過百餘元,市場普遍預期這...

廠房爆炸遭經濟部勒令停工 明揚再吞跌停

高爾夫球製造商明揚屏東廠22日發生爆炸,遭經濟部要求停工且無復工時程表,明揚今天開盤再度跳空跌停,鎖在新台幣68.3元,...

新股紅包抽起來 抽中這檔潛在獲利逾3萬

11月來還是有多檔新上市櫃公司的申購抽籤,繼AMAX-KY、宸曜、富世達之後,華懋(5292)的申購作業也將展開,預計1...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