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亞錦賽/巨蛋是棒球實力轉捩點 王貞治:台灣棒球一定要贏一次

光聯 車用接單大爆發

中小尺寸面板光聯(5315)車用接單大爆發,打入豪華車與主流一線車廠供應鏈,通吃Aston Martin、保時捷等高階品牌訂單之際,也是現代、福特、本田、GM、鈴木等韓、美、日車廠主要供應商,受惠產品組合提升,獲利大躍進。

另一方面,光聯在工控、醫療、高階消費性電子、電信等藍海市場也有好消息,是百年大廠奇異(GE)、Honeywell、百靈(BRAUN)、豪華咖啡機品牌Delonghi、西門子等歐美大廠主要協力廠,凸顯其技術受肯定。

光聯考量先前疫情導致IC缺貨,轉而朝優化產品組合方向布局,挑選車用、工控、醫療、電信等高毛利產品出貨,並採取「衝高獲利、不衝營收」的策略,大幅收到成效。

光聯去年第3季合併營收4.92億元,雖然季減2.4%,並呈現年減7.9%的走勢,但單季毛利率達21.22%,季增0.07個百分點,年增4.85個百分點;稅後純益8,984萬餘元,季增44.9%,年增33.9%,每股純益0.84元。

光聯去年第3季整體獲利不受營收下滑影響,反而繳出毛利率、稅後純益及每股純益三項數據同寫近23季單季新高的漂亮成績單,推升去年前三季每股純益衝上1.94元,是本土面板廠當中少數盈利的廠商,呈現「小而美」的姿態。

光聯去年前三季毛利率20.81%,年增4.45個百分點;稅後純益2.07億元,年增55.2%,每股純益1.94元,去年前三季稅後純益與每股純益已經超越2021全年,並聯袂改寫近六年同期新高。

光聯透露,目前旗下車用業務已拿下Aston Martin、保時捷等高階品牌車廠訂單,也是現代、福特、本田、GM、鈴木等韓、美、日車廠主要供應商,相關業績占比已達二成。

光聯表示,旗下產品應用別以白色家電、音響及食物調理機等應用占最大宗,約占總體業績35%。其次是工業控制面板約占25%。另外,電話機等通訊用面板、及個人用醫療器材面板各占10%。以去年第3季銷售地區分析,歐洲客戶占54%、台灣占26%,美洲占12%為前三大。若以產品應用別區分,工控及儀器應用占49%居冠,其次為家電應用占37%。

光聯近年並布局自發光元件市場,投資擁有電致發光量子點材料開發與元件製程技術的新創公司汯益光學,並成為其最大法人股東,持股比例逾三成。除資金投入外,光聯在製程經驗和量產設備開發等多方面支持汯益光學,朝今年達成量產目標邁進。

光聯 面板

延伸閱讀

寧德攜福特 在美建電池廠

懷孕入院養胎老公卻悄悄出軌 人妻驚見糾纏現場「生完秒切」

日職/鈴木大地告白陳冠宇 茂木榮五郎讚宋家豪穩定感

特斯拉降價效應! Ford電動車Mustang Mach-E宣布降價13.5萬

相關新聞

明揚(8420)火警殉職數名勇消…基本都做不到有什麼資格談ESG?

屏東地院2011年的一份判決書也指出,明揚員工控訴違反勞基法,離職也不給資遣費,超時工作嚴重加上廠內環境非常糟糕,因此當時判決明揚敗訴...

山富旅遊(2743)僅10天股價就翻倍! 專家:若當時買一百張就能賺千萬

運勢如此坎坷的觀光股,3年後股價竟然可以從10塊變成127塊...

這檔千金股本益比逾百倍 法人:可留意中長期買點

力旺(3529)第1季每股稅後純益(EPS)4.2元,略低於預期,第2季恐持續下滑,法人看好下半年營可望恢復營運動能,給...

星宇股價連漲2天!他想「賣在55」解套 網看心態笑了:一套再套

星宇航空去年每股虧損3.47元,估算每股淨值只剩3.26元,董事會通過不配發股利,但是消息傳出後,星宇股價連兩天上漲,29日以32.5元開出,一度拉升至34.9元,盤中漲幅逾3%。投資人嗨喊「可以解套了」,期望可以賣在55元,卻被其他人潑冷水狠酸「果然是好股,值得一套再套」。

買星宇「獲利66%」卻被家人笑:賣太早!網勸:有賺就好

投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新手入門要經歷許多成功或失敗的經驗,一名股市新手分享「投資星宇航空獲利66%」的心得,他靠這波投資賺入1.3萬元,卻被家人嘲笑「賣太早了」,其他網友則安慰他「有賺錢就不錯了,計較這些只會被套牢」。

我沒有要唱衰 星宇航空

每天的財經新聞在講之外,連電視媒體都在說了,一檔股票真的好,為什麼要到處講,講到所有的人都知道,目的是什麼?就是要拐你進去買那大戶又一直在拉高出貨,數據很明顯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