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晶:今年將持續成長

全球半導體市場面臨庫存調整之際,台灣最大、全球第三大半導體矽晶圓廠環球晶不怕。環球晶(6488)董事長徐秀蘭昨(4)日表示,環球晶去年業績將創新高,今年雖然大環境有挑戰,該公司大尺寸及特殊晶圓持續滿載生產,長約也維持價量齊揚走勢,對全年營運正面期待,預期是持續成長的一年。
環球晶去年前11月合併營收642.39億元,為同期最佳,年增逾15%,該公司尚未公告去年12月業績,徐秀蘭預告去年度營收將攻頂,今年持續成長,意味2023年營收也將再寫新猷。
徐秀蘭昨天晚間與媒體餐敘,暢談近期產業與公司動態。她提到,環球晶有高比例長約護體,今年長約價格持續上揚,預期出貨量也會成長,即便上半年狀況可能稍微弱一點,但下半年應當就會復甦。
徐秀蘭分析,今年有四大考驗,也有三個有利因素。第一個考驗是半導體市場需求放緩,到去年12月時,環球晶除小尺寸產品,其餘如8吋與12吋產能都滿載,但確實也聽到愈來愈多客戶在尊重合約的前提下,希望小部分拿貨時程可稍微彈性調整,目前正持續溝通中。
徐秀蘭透露,現在大約有接近一半的客戶希望洽談微調8吋與12吋產品的出貨節奏,但環球晶目前規畫今年還是維持高產能利用率,免得浪費產能。客戶現在大多評估2024年景氣會回溫,所以到今年底時,說不定還要預先生產一部分2024年出貨所需產品。
由於客戶調整庫存,市場預期,環球晶上半年營運可能受到上述客戶部分拿貨彈性調整影響,尤其是第2季,全年呈現「先低後高」態勢。徐秀蘭強調,由於該公司長約比重很高,上半年調整幅度估計將比長約比重較低的業者要來得少。
第二項挑戰是匯率,因為匯率走勢愈來愈難預期,由於環球晶在多個國家設有生產據點,因此生產成本也牽涉到多種幣值。第三是能源成本墊高,例如日本、韓國、台灣、義大利、丹麥的電價都提升。第四個挑戰則是人力緊缺,她希望這只是短暫現象。
至於三個有利因素,徐秀蘭認為,首先是到去年12月都還有客戶持續與其簽訂新的長約,即使短期需求弱一點,但客戶大多相信長期需求不變。第二是運費大幅度下跌,回到較好的狀態。第三是已看到客戶端庫存下降的正面訊息。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