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德微 明年EPS挑戰4.57元
法人看好,二極體廠德微(3675)與母公司達爾在集團資源整合效益顯現下;達爾進行品牌銷售,德微藉由收購亞昕往上游切進製造端,達成上下資源整併優勢,推估明年德微每股純益(EPS)可望由今年的2.5元,大幅成長至4.57元。
法人分析,達爾為美國主要功率元件大廠,產品結構橫跨工業車用與資通訊、消費性電子領域,德微營運可藉由三大方向逐步成長;首先是製程由4吋轉5吋或6吋,使生產顆數提高,並透過封裝產線生產效率增加,進一步提升整體產能,其次,是加強自動化布局,使成本降低、品質提高,產品將更具競爭力, 有利達爾進行終端銷售,最後是切入汽車市場。
法人進一步說明,達爾在2013年成立專門汽車電子部門,當時汽車比重占集團營收僅3%,今年車用比重已達11%,另一方面,德微也積極擴增產能並提高自動化品質,未來在達爾助力下,有望擴大汽車市場布局。
德微早期代理Diodes二極體銷售業務,2003年逐步朝製造商轉型;由於德微在早期代理過程中,逐步習得封裝技術,2010年在台灣建置二極體封裝產線,並產生獲利貢獻,德微又在2018年取得亞昕股權,掌握二極體晶圓廠產能。
德微董事長張恩傑日前在法說會上表示,隨耶誕節即將到來,客戶將重啟拉貨,本季展望樂觀,而公司啟動高度自動化,有助新產品布局,有信心2021年至2022年毛利率突破40%。
法人預估,德微2020年每股純益2.5元,在中長期享有集團優勢,並經由提升生產效率與自動化程度,拓展營運成長,推估明年每股純益有望大幅拉升至4.57元。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