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達爾超前部署 入股德微及收購敦南

全球最大分離式元件廠達爾科技今日首次攜手子公司德微在台北舉行法說會,達爾揭露公司將挑戰三大目標,包括2025年營收要達250億美元、毛利率達40%、營業毛利將挑戰10億美元(約新台幣2,850億元)新高紀錄。
達爾全球總裁盧克修面對法人關注達爾在入股德微後又收購敦南的策略布局。他強調,當初入股德微是看中德微自動化的實力,可藉由自動化降低成本,由於德微原本就是達爾的代工廠,沒有補強達爾的產品線,因此才沒有全數收購,持股51%。
不過後來因看中亞昕擁有達爾沒有的橋式整流二極體及二極體用的晶圓廠,因此才會透過德 微去收購,並完全持有。
至於收購敦南,是因敦南訂單不足,但在中國大陸上海及無錫和台灣有4吋及6吋晶圓廠,如果順利在這個月完成收購後,未來可借由達爾的訂單挹注,並且因應中美貿易戰,可把大陸客戶的產品直接交由敦南生產並出貨。其他客戶若要求非陸廠生產的產品,即可由德微及達 爾在歐美等地的工廠出貨,這也是達爾很早就看到中美貿易會發生磨擦,超前部署。
除了之外,盧克修也強調德微未來三年也會依達爾設定的目標前進。今年重心致力於提升旗下子公司亞昕的技術能力、整合公司資源暨全面逐步導入更先進智慧製程、自動化生產、並全力跨入新晶圓製程,朝5吋晶圓邁進。在這前提,德微為達爾代工的產品成本可大幅下,有利達爾擴大市場占有率,並進一步導入車用整流二極體產品規格及驗證,2022年相信德微在產品及附加價值大幅提升下,會繳出漂亮的成單。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