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法說前六外資降目標價 滙豐更是二度調降

台積電(2330)17日法說,目前已有六家外資法人調降目標價。其中,滙豐證券不但開了第一槍,率先調降目標價,且回頭再補一槍,在短短二個月內二度調降目標價,為今年外資圈首例,先由1,500元降至1,400元,再續降至1,100元,評等則仍維持「買進」不變。
滙豐在3月初就指出,台積電在美國新增1,000億美元投資,長期毛利率將下滑4-9個百分點,因此將台積電目標本益比從27倍降到25倍,目標價也跟著下調6.7%到1,400元。
時隔一個多月後,滙豐又發布報告指出,雖然目前仍難以評估關稅的衝擊,但2奈米製程將是下檔的主要風險,因此將台積電今年預估每股稅後純益(EPS)從55.57元微降到55.46元,明年預估EPS則下修2%,將目標本益比從25倍再下修到20倍,目標價下調幅度更高達21.4%。
滙豐指出,台積電第1季毛利率預估為58.7%,在財測範圍57-59%高標,高於法人平均預估的57.8%;第2季預估營收將季增3.6%,高於滙豐原先預估的1%(低於市場預估的季增6%),主要是因為關稅不確定性帶來提前備貨的需求。
到目前為止,已有滙豐、高盛、摩根士丹利(大摩)、花旗、摩根大通(小摩)、野村等六家外資調降台積電目標價,主要基於川普關稅戰流彈四射,恐將影響經濟前景、產業景氣與終端消費。
就調降後的目標價排序,小摩從1,500元降到1,300元,認為台積電將在法說下修全年預估營收;大摩下調台積電2025-2027年預估營收,目標價從1,388元降到1,288元;高盛從1,400元下調到1,200元;野村從1,440元下修到1,170元;花旗從1,400元降到1,050元,降幅高達25%。
在一片調降聲中,只有瑞銀屹立不搖,重申1,350元的目標價,並將第2季預期營收從季增5%上調到季增9%,毛利率為58.8%(高於第1季的58.5%)。大摩雖調降目標價,但建議投資人在法說之前買進,基於市場預期偏低。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