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星法說會/第2季淡季不淡 伺服器營收將拚倍增

微星(2377)14日舉行法說會,該公司表示,電競與顯示卡新產品將陸續出貨,3月就可以看到成長力道,第2季將淡季不淡,並對毛利率有顯著幫助,至於AI伺服器目前占營收比重3%到5%,2026年將翻倍成長,未來三到五年,希望有50%到100%的成長力道。
微星董事長徐祥表示,過去電競產品生命周期往往可持續半年到一年,但這次因為輝達(NVIDIA)產能限制,導致市場上舊產品的庫存快速消化,而新產品則順勢接上,因此,該公司正積極擴充產能,搶占這波市場機會。
他說,從第2季開始,微星的舊款電競產品將大幅減少,該公司約有60%至70%的產品線將全面轉向新一代產品,預期帶動平均銷售單價(ASP)提升,同時也有助於毛利率的改善。傳統上,第2季是市場淡季,業績可能萎縮,但今年由於新產品的推動,預期第2季將有較佳的成長動能,表現將優於過往同期。
至於新產品AI伺服器方面?微星表示,微星在伺服器布局較晚,2022年開始招兵買馬,伺服器新產品開發需要一年半,還要進行客戶認證,2025年開始陸續送樣客戶,預期需要半年以上時間發酵,2025年還不會有太大營收貢獻,預期2026年會對該公司營收有正面幫助。
徐祥指出,伺服器目前僅占整體營收3%至5%,預計2026年將翻倍成長。該公司已有幾個新客戶進入評估階段,未來三到五年希望每年有50-100%的成長。因應業務拓展將擴充人力,2024年伺服器部門約400多人,預期2025年將擴編至500多人。
至於地緣政治如何因應?徐祥指出,公司早在幾年前就將部分產能陸續移回台灣。2024年,微星在桃園購地,並計劃於2025年動工,2027年完工後,新廠將成為AI伺服器、AIoT、充電樁等產品的主要研發與生產基地。此外,也計劃擴展自有品牌業務,桃園廠將成為產品研發、製造中心,後續也會有更多產品加入。
針對關稅戰?徐祥表示,微星已在桃園架設了六到八條SMT線,還有組裝線,受到美國關稅影響的大部分產品,都會移至台灣製造,也跟其他廠在東南亞合作。另外,美國、歐洲都有規劃中的生產據點,近期將會宣布相關計畫。
徐祥強調,產能轉移無法一步到位,而且生產成本因此提高,未來價格也會適當反映。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