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頻抨擊聯準會主席!川普憂引發市場恐慌 對開除鮑爾抱持審慎態度

領車時不慎遺落…她攜過世愛子手表26年 拖吊場女員工侵占謊稱沒看到

台積電再狂飆!高盛搶升目標價1,355元、大摩維持1,388元

台積電。 路透
台積電。 路透

台積電(2330)6日創下歷史天價達1,125元。其中,外資高盛、摩根士丹利證券(大摩)自新春以來出具最新個股報告,分別維持「買進」及「優於大盤」評級。其中,高盛將目標價由1,320上調至1,355元,也是進入2025年後,首家率先調高目標價的外資券商。

高盛科技產業分析師呂昆霖表示,台積電2025年開局良好,今年營收有望年增26.8%(均以美元計),主因AI/HPC應用領域的強勁增長、先進製程的強勁需求,以及其它先進製程代工廠競爭壓力減弱等,因此維持「買進」評級、目標價由1,320上調至1,355元,調幅2.6%。

此外,後市競爭環境將對台積電更有利,其中三星(Samsung)和英特爾(Intel)過渡至先進製程時當中面臨不少困難,預計3奈米/5奈米製成的價格將上漲中高個位數,CoWoS價格將從2025年開始上漲10%以上。因此在更高價格的支持下,預計台積電的毛利率將從2024年的56.1%增長到2025年的59.3%。

資本支出方面,呂昆霖預計,台積電2025年將達到約400億美元,高於2024年的300億美元。儘管支出增加,其資本強度預計仍將維持在大約30%的水準。展望後市,台積電2025年大部分的資本支出將用於擴展2奈米製程,以及CoWoS技術產能,為未來成長奠定基礎。

大摩半導體產業分析師詹家鴻補充,台積電2025年首季營收將季減5%、毛利率可能滑落至約57%,主因iPhone季節性因素影響,而iPhone 16的銷售上行空間也有限。

毛利率下滑相關因素包括:2024下半年因緊急訂單及晶圓廠高利用率帶動的毛利改善在2025年首季不再重現;AI晶片客戶反對晶圓價格大幅上漲,加上蘋果價格調整,導致混合平均售價漲幅縮減至3到4%;美國和日本晶圓廠的毛利率稀釋,對2025年首季毛利率影響約2%。

展望後市,雲端AI相關的營收將貢獻台積電2025年收入約25%。若未來晶片庫存完全消化後,甚至觸發AI PC、智慧型手機換機潮,有望帶動半導體周期恢復,因此維持「優於大盤」評等、目標價1,388元。

統整2024年12月以來,其他外資看台積電的相關報告:大和資本將目標價從由1,170元上調至1,188元,維持「優於大盤」評級;野村則維持目標價1,400元、「買進」評級;麥格理維持目標價1,500元、「優於大盤」評級不變,紛紛看好後市發展。

台積電 毛利率

延伸閱讀

台塑四寶市值剩9300多億…曾認台積電5%當原始股東!張忠謀揭募資和王永慶聊啥

台積電1115元新天價 台股盤中漲逾550點收復所有均線

台積電再刷新天價!衝上1,115元 聯發科、鴻海也強漲

台積電衝上1,110新天價 外資券商目標價一次看

相關新聞

台積電法說會/魏哲家:關稅帶來不確定性但未見客戶改變

台積電(2330)今日召開法說會,釋出第2季營收估284-292億美元,展望均值季增13%優於市場預估,台積電董事長暨總...

台積電首季仍賺進3615.6億元 每股純益13.94元 今股價尚未收復900元

台積電今(17)日將召開線上法說會,先一步公布今年第1季財務報告合,單季稅後純益約3615.6億元,每股純益13.94元...

台積電財報/首季每股稅後純益13.94元 大致符合預期

台積電(2330)將於17日召開法說會,盤後先公布財報資料,首季每股稅後純益13.94元,大致符合市場預期的13.44元...

台積電法說倒數 法人估首季賺逾13元全年展望按兵不動

台積電(2330)將於今日下午召開法說會,法人估計,台積電今年首季每股稅後純益可望逾13元,為今年谷底,目前市場預估平均...

台積電今漲停收863元 3月營收月增一成、首季營收季減3.4%符合財測

台積電今日公布3月合併營收2859.57億元 月增10%%、年增46.5%%;累計第1季合併營收達8392.54億元,去...

鴻海公布2024財報 分析師續看好今年估EPS 13.9元

鴻海(2317)公布財報,去年第4季每股獲利(EPS)3.34元,全年EPS為11.01元;大型法人機構在鴻海對今年營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