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違憲!聯邦法官擋下川普限制「出生公民權」行政命令

暴力的必要性?大英帝國面對的華裔反抗

台達電第三季創5個新高 鄭平:明年AI仍是大主題

台達電今日舉行法人說明會,董事長鄭平指出,展望明年,公司的目標是持續穩定成長,預期2025年AI依然是非常大的主題。記者鍾張涵/攝影
台達電今日舉行法人說明會,董事長鄭平指出,展望明年,公司的目標是持續穩定成長,預期2025年AI依然是非常大的主題。記者鍾張涵/攝影

台達電今日舉行法人說明會,董事長鄭平今日因應法人詢問未來全球布局策略,他回應,如果產品是交付美國,就肯定無法交付中國大陸,因此交付美國客戶的產品,產地會主要放在台灣、泰國。目前中國的營收占比約六成,長期目標仍會維持五至六成,也持續在美國、東歐、大陸擴廠,泰國營收則會大幅增加。

展望產業趨勢,鄭平說,公司的目標是持續成長、穩定成長,預期2025年人工智慧(AI)依然會是非常大的主題。

台達企業投資部副總裁劉亮甫補充,台達與美國微軟、AWS、Google及Meta四大CSP(雲端服務供應商)有長期合作,關係長久。雖然有法人特別關切輝達(Nvidia)200系列新世代產品,對台達電的DC-DC模組拉貨出現改變,因此營收會下滑,但台達仍有許多其他客戶,因此估計僅約影響DC-DC converter四分之一營收。

台達累計前三季獲利賺逾一個股本,稅後純益年增14.8%至280.51億元,每股純益10.8元。其中,第三季稅後純益123.39億元,每股純益4.75元,單季毛利率達34.93%,上季營收、稅後純益、EPS、營業利益和毛利率五大財務指標,均締造單季新猷。鄭平今日表示,針對ICT業務,第四季將較第三季「成長滿多」。

摩根士丹利日前提出報告,預期台達電第四季營收可望看至1150億元,並在11月和12月推出新AI相關GPU產品。摩根士丹利指出,儘管台達電今年總營收可能低於摩根士丹利預期,但由於產品組合改善,有望提高營業利潤率,因此重申對台達電的評價為「優於大盤」,並給予500元目標價。

台達本月還在日本最先端電子資訊高科技綜合展(CEATEC)展示AI資料中心解決方案、綠能通信基礎設施方案與高效的智能製造方案。這是台達首次在日本展出新一代預製型All-in-one資料中心解決方案,將資料中心的基礎設施與IT設備整合在20呎貨櫃,滿足日本市場需要快速建置與彈性擴充需求,並展示高速運算800G網通產品、全新AI資料中心液冷及氣冷方案,包括:列級及機櫃級冷卻液分配裝置CDU (Coolant Distribution Unit),以及對應最新GPU散熱需求的GB200液冷冷板模組(Cold Plate Loop)、 6U超導熱均溫板3D Vapor Chamber與高效靜音風扇。

AI GPU 台達電 泰國 營收 美國

延伸閱讀

鴻海、台達電 認購靚

Nvidia供應商台達電 計劃在印度和泰國建綠電廠

全民權證/台達電 選逾120天

大摩:台達電9月營收低於預期 但Q4營收佳、目標價500元

相關新聞

台積報喜 今年強勁成長 法人估全年衝千億美元

台積電昨(16)日公布上季與2024年獲利同步登頂,2024年每股純益45.25元,董事長魏哲家預告,2025年會是台積...

台積電迎AI商機 今年資本支出衝420億美元

台積電為迎合5G、AI人工智慧及高效能運算對先進製程和先進封裝強勁需求,決定今年大舉提高全年資本支出,由去年近300億美...

台積電先進製程扮要角 去年第4季每天大賺41億元全年獲利再度破兆

台積電今日舉行法說會,公布去年第4季單季獲利達3746.8億元,換算每天賺進41億元,寫下歷史最賺錢的一季,台積電先進製...

台積電法說會/2025年資本支出預估380-420億美元 拚創高

台積電(2330)16日召開法說會,台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財務長黃仁昭、蘇志凱法人關係處處長皆出席。公司釋出最新資本...

台積電法說會倒數 法人估去年EPS逾45元、第4季大超標

近期市場雜音頻傳,不過台積電(2330)法說會法人預期可望釋出正面訊息,包含首季展望淡季不淡,最樂觀可望持平去年第4季或...

鴻海(2317)營收寫新高...全靠蘋果帶飛?達人:證明了多方布局策略成功

鴻海去年營收6.8兆元營收,創下新高,算下來,平均一天賺186億元!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