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通Q1每股賺1.58元 董座吳健退休、江培琨接任
HDI 大廠華通(2313) 今(12)日召開董事會,公布最新財報,第1季營收175.5億元,年增30.9%,毛利率20.4%,年增2.65個百分點,稅後純益為 18.86 億元,年增 102.5%,每股純益為 1.58 元,皆創近年同期新高,幾乎追上去年下半年旺季獲利水準。
華通今日也發佈重大訊息,董事長吳健因為退休辭任董事長一職,董事會正式通過吳健擔任榮譽董事長,原董事暨執行長江培琨正式接任董事長。
華通表示,第1季主要是受惠美系手機、筆電消費性電子以及衛星產品延續去年第四季需求,輔以穩健接單策略以及持續優化生產排程,繳出近年來最佳第一季的成績單。
第2季由於疫情、通膨、地緣政治等不確定性因素影響加遽,華通在面對長三角封城、台灣疫情嚴峻等外在環境干擾下,公司及時的因應措施使不確定性因素的衝擊降到最低,4月份合併營收達到52.28 億元,年增 15.66%,再創同期歷史新高,累計今年前 4 月營收為 227.77 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 27.0%。業界認為,隨著大陸封城時間越長,物流、復工等衍生出的問題對產業供應鍊的衝擊也越顯著,大幅降低了對第2季的可預測性,期望5月可以逐步解封恢復正常,對第2季的營運以及第3季的準備會有正向的助益。
展望未來,今年營運重點除了HDI之外,市場關注的兩大焦點分別是去年擴大美系客戶的軟板業務,以及話題性十足的低軌道衛星產品。在軟板部分,去年順利量產美系手機電池管理模組以及穿戴式產品等主要軟板,今年預估再增加10-15%的軟板產能,軟板業務將成為公司未來獲利成長的動能。另一方面在低軌道衛星產品,華通是目前SpaceX星鏈計畫中主要PCB供應商,挾其於衛星產品經驗累積以及技術領先的優勢,也使公司成為其他衛星通訊客戶主動接洽的首選,在未來衛星市場佔有先機。
法人預期華通上半年業績將維持高檔,優於過往季節性水準。今年規劃 90 億元的資本支出,主要投入擴充惠州軟板設備以及重慶二廠設備,產能將在今年第2、3季陸續到位,可帶動今年整體營運再締新猷。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