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大立光2021 EPS 139.13元 創2014年以來低點
大立光今(13)日下午舉行法說會公布2021年財報,雖然大立光2021年每股大賺139.13元,已經羨煞不少上市櫃公司,但是,跟大立光本身過去7年的成績相比,營收、毛利、每股獲利(EPS)三項指標明顯下滑,加上智慧型手機市場已經飽和,大立光在車用、AR(擴增實境)與VR(虛擬實境)的布局還沒有明顯發酵,也讓市場對於大立光2022年看法相對保守。
從智慧型手機鏡頭趨勢來看,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表示,今年開始,會有不少客戶採用8P(8片塑膠鏡片)、2億畫素高規格產品,雖然手機鏡頭升級速度略有放緩,但客戶並不會放棄高階產品開發,只是,考量總體經濟面,客戶這兩年大多把重心放在中低階產品。
對於明年年中開出的新廠,林恩平表示,內部已規劃新產品,如果客戶也能接受就會進入量產期;針對鏡頭使用的音圈馬達(VCM),因應客戶要求,也會擴充產能,今年已有鏡片加裝VCM的產品出貨。
市場好奇,大立光對於車用鏡頭市場的布局,林恩平表示,一直以來,大立光都有出貨車用鏡頭,數量也在增加,有些產品甚至因為設計特殊,會按照客戶要求,以模組產品方式交貨;既然車用產品都已經跨足模組領域,法人詢問「手機產品線是否也會跨到模組領域?」,林恩平則表示「目前沒有計畫」。
而AR、VR的部分,林恩平也說,確實有在接單,「目前主要是客戶設計丟給我們,我們幫他代工,但看起來規格都不是很高。」但大立光一直有參與,藉以掌握未來元宇宙產品趨勢。
展望今年第一季,林恩平表示,今年1月看起來比去年12月差,2月會更差,因為1月傳統季節性比較差,供應鏈也還有問題,對第一季營運看法相對保守。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