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發科營收 三個月低點

業界先前傳出,受疫情衝擊終端消費力道影響,多家大陸非蘋手機品牌陸續下修出貨量目標,恐衝擊對主晶片的需求。儘管大環境出現逆風,聯發科第2季營收、獲利仍繳出同寫新猷的成績單,單季每股純益17.44元,6月合併營收更衝上477.56億元,創新高。
不過,聯發科6月營收攻頂之後,零組件「長短料」與晶圓代工產能吃緊雙重夾擊問題仍然嚴重,相關影響也陸續浮現,7月合併營收降至403.6億元,雖然連續三個月超過400億元大關,但較6月減少15.4%,年增率則為51.2%。
根據聯發科先前釋出的財測,本季合併營收季增率約5%以內,預估落在1,257億至1,319億元之間,年增率為29%到36%,毛利率則持平上季。就已公布的7月業績推算,8、9月合併營收平均都要達426.7億元,才能達成本季營收財測低標,意味8、9月營收可望逐步回穩。
聯發科今年上半年大豐收,稅後純益530.83億元,年增幅度達3.1倍,每股純益為33.65元,上半年就賺贏去年一整年,公司並宣布上修全年營收年增幅預估,由40%調高至45%以上,換算全年業績約可達4,671億元之上。
法人指出,雖然聯發科上調今年營收年增率增幅預估,但以該公司上半年營收2,336.8億元,第3季預估在1,257億至1,319億元換算,第4季營收將在1,077億元至1,015億元,季減14%至23%,比首季的1,080.3億元還低,罕見出現年度第4季業績不如首季的狀況。上、下半年營收比重約1:1,打破往年下半年旺季慣例。
聯發科強調,2021年產能的限制,將使今年的季節性有別於往年,但這不應該成為對業務前景的疑慮。聯發科昨日股價上漲1元,收在922元,外資、自營商同步連三賣,但投信呈現連二買。
在目前晶圓代工產能吃緊的情況下,產能支援度是左右IC設計業者業績成長幅度的關鍵因素。聯發科提到,數位轉型已成為一個新常態,且衍生大量商機,該公司具備完整且極具競爭力的無線及有線解決方案,相信能在快速變動的產業中掌握市場趨勢。
聯發科預期,供應鏈產能吃緊的狀況可能再延續一至二年,該公司已洽談明年的產能,應可拿到額外的產能支持其業績成長。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