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通技術狂董座 走在孤獨研發路
星通(3025)是一個位於竹科的小公司,對網通技術擁極度狂熱的董事長葉茂林帶領一個技術狂熱研發團隊,走上關鍵任務網路(MCC)市場這條孤獨的路,經多年努力,不少國家政府、鐵路、油田等特殊場域的通訊網路都要靠星通,因為產品跟市場獨特,也讓星通繳出毛利率超過六成的亮眼佳績。
葉茂林交大畢業,取得美國聖母大學電子工程博士。當年已故通訊教父金世添積極與美國貝爾實驗室華人接觸,要邀請這些國際級的通訊人才回台創業或參與通訊工業,葉茂林在金世添的號召下回台,更創立星通,金世添親自擔任董事長,直到金世添逝世前,都擔任星通董事。
星通剛成立時,主要產品是電信用戶端的ADSL,跟當時的台灣網通廠差不多,但為尋求新藍海,星通每五年一次產品大轉型,鎖定的市場也愈來愈冷僻。
相較於其他網通廠商鎖定電信用戶端設備,無線網路設備,星通選擇一條孤獨的路,全台僅星通跨入MCC市場,都無人相伴,葉茂林形容,從電信轉向MCC市場,痛了15年,沒什麼賺錢,壓力很大,但他堅信這是一條對的路。
近30年來,葉茂林不改對技術的熱愛,細數通訊產業發展滔滔不絕,講技術時,更是停不下來。
由於星通在產業的角色特殊,研發人才更是星通最重要的一環,葉茂林分享,一套MCC系統研發長達兩到三年,一組研發團隊少一個都不行。但在竹科,這個科技人才爭奪最激烈的市場,留才、吸引人才成為星通最大挑戰。
葉茂林表示,星通喜歡招募新血,自己培養,技術人才都愛挑戰,星通產品挑戰性很高,更提供技術創新的環境,研發人才想買的各種研發測試設備都不能小氣,即使價格等同一個房子,要「玩技術」的人就會跑來星通。星通員工人數僅180人,一半是技術人員。
葉茂林更深信,五年演變一次才可以保持毛利率跟成長性,現在星通每三個月開大會,市場、研發人員跟主管超過40個人與會,探討公司要如何轉變,往哪個方向「變」對公司最有利,要說服40個人。
葉茂林指出,2016年前星通是產品供應者,成功率是靠別人,以台灣市場為例,產品供應商毛利率約43%,2015年直接供應,毛利率就明顯提升到五成以上,賣盒子很難賺很多,賣解決方案競爭變少,所以價格更好。
星通下一步要衝刺業務,以台灣成功經驗協助全球各地夥伴打造成為直接供應系統整合業者的競爭力,因此強化線上教育訓練,在各地成立支援團隊及新業務開發,奠定下階段成長基礎。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