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光金前五月虧損312億元 新壽將發債250億元厚實資本

新光金(2888)10日公布2025年5月份自結損益,5月單月合併稅後淨損148.3億元,累計前五月合併稅後淨損312.1億元,較去年同期由盈轉虧,每股稅後淨損1.77元。新光金表示,單月虧損主要是旗下子公司新光人壽因台幣大幅升值致認列匯兌未實現評價損失所致。新光人壽5月單月稅後淨損153.7億元,累計前五月稅後淨損302.4億元。

新光金指出,近期台幣兌美元匯率強升,造成壽險業者共同面臨財務報表匯兌評價的問題,此匯兌損失是會計制度下評價變動之未實現損失,並非實際發生損失,且壽險業是非常特殊的行業,資產負債存續期間,實際經營宜考量產業本質以長期觀點衡量,投資人不需過度解讀中短期波動對帳面數字變化的影響。

新光金表示,為持續穩健財務結構及強化清償能力,已完成轉投資新光人壽70億元,同時新光人壽亦預計發行具資本性質債券上限250億元,以厚實資本,提升財務韌性。

子公司新光人壽5月單月稅後淨損153.7億元,累計稅後淨損302.4億元,每股稅後淨損3.66元。新光金說明,新壽在投資方面,由於5月台幣升值 2.088 元短期內升值幅度過大,雖在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新制下,已動用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充抵降低衝擊,但仍對5月損益產生影響。

新光人壽保險本業穩定發展,持續聚焦外幣保單及價值型商品銷售,持續推動外幣保單及價值型商品銷售,前五月份保單銷售力道良好,初年度保費較去年同期成長 15%達 206 億元,外幣保單維持穩健動能,銷售金額較去年同期成長 34%,佔初年度保費比重約五成。

新光銀行5月單月稅後純益4.7億元,受員工安置成本提列之影響,前五月累積稅後純益7.6億元,每股稅後純益3.66元,淨利息收入與淨手續費收入均優於去年同期,年增率分別為 6%及 18%。

元富證券5月單月稅後純益2.3億元,在自營操作得宜下,較前一個月轉虧為盈;受員工安置成本提列之影響,前五月累積稅後虧損12.6億元,每股稅後淨損0.79元。

新光金表示,近期中華信評及標準普爾亦將新光金控及主要子公司的信評結構調升至與台新金控集團相當的水準,反映中華信評對於合併後集團信用結構的看法,新光人壽與新光銀行在合併後仍將是核心子公司,且元富證券在新集團旗下仍將為高度策略性的子公司。

國際評等方面,標準普爾(S&P Global Company)將新光人壽的信用評等自「BBB-」調升至「BBB+」,展望負向;新光銀行亦自「BBB-」調升至「BBB+」,展望發展中。

國內評等方面,中華信評將新光金控的長期評等由「twA」調升至「twA+」,展望負向。與此同時,新光人壽長期評等由「twA+」調升至「twAA-」,展望負向;新光銀行由「twA+」調升至「twAA-」,展望發展中;元富證券由「twA」調升至「twA+」,展望負向。

新光金控 新光人壽保險

延伸閱讀

新壽擺爛還是西瓜搞砸?輝達總部卡關 議員要蔣萬安別被陳其邁攔胡

輝達總部卡關?網評「西瓜又搞砸」:打爛一手好牌

碳權專案申請 金融業最踴躍

輝達落腳北士科 新光人壽回函三大重點曝光…北市府證實今已收到

相關新聞

台揚股東會後強攻漲停 衛星新案助攻營運翻轉成焦點

台揚(2314)股東會改選落幕,由謝其嘉出任新任董事長,他在股東會中強調「轉虧為盈是重大營運目標」,並揭露將積極引進泛鴻...

燁輝今年不配股利 面對出口衝擊採取拓展多元市場避險

去年營業虧損加上國際情勢不穩,燁輝鋼鐵今天在股東會中通過不分派股利。不過總經理張振武表示,鋼市短期雖然觀望氣氛濃厚,然而...

中鋼股東大會明召開 環團氣候績效報告曝減碳績效不足

中鋼公司將於明天舉辦股東大會,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TCAN)今天發布「2025 中鋼氣候績效評估報告」。報告指出,...

股東領錢囉!富邦金7月1日除息、這天發放股利

富邦金(2881)13日股東常會通過,今年擬配發普通股每股現金股利4.25元及股票股利0.25元,合計總股利配發4.5元...

國泰金股東會/董事會改選 蔡宏圖長子蔡宗翰任副董事⾧

國泰金(2882)於13日股東常會改選新屆董事,集團新一代成員—國泰金董事長蔡宏圖長子蔡宗翰、蔡宏圖胞兄蔡政達長子蔡宗諺...

智邦股東會/通過每股配發11元現金股利 AI驅動成長

網通大廠智邦(2345)12日舉行股東會,通過去年營運報告及每股配發11元現金股利,共將發出61.72億元現金股利。智邦...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