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陽法說會/與前五大客戶在關稅議題已有共識
聚陽(1477)發言人林恆宇16日表示,今年整體外部環境充滿挑戰,但對聚陽而言,挑戰也是機會。目前與前五大客戶的合作關係持續正向發展,雙方在關稅議題上已達成初步共識,預期關稅對聚陽營運表現影響有限。目前看來,公司上半年營運表現穩健,第2季訂單先前即已談妥,整體進度如預期,至於下半年,公司也擬定好應對策略,將透過「短急單的應變力」來換取利潤空間。
聚陽今日舉辦法說會,市場關注美國對等關稅對成衣業的衝擊。林恆宇表示,關稅政策雖會帶來影響,但可透過其他方式換取優勢。為避免客戶將關稅成本轉嫁至供應商,聚陽以「縮短交期」換取價格上的穩定,目前客戶普遍要求縮短一週以上的交貨時間,有利客戶在政策變動下,保有更大彈性與庫存調整空間。
聚陽坦言,第3季訂單目前正與客戶逐步洽談中,但受限關稅政策尚未明朗,預計第3季訂單將在5月底至6月初才能定案,屆時才能對下半年展望有更明確掌握。
此外,在關稅不確定因素下,部分客戶傾向要求提前在7月前出貨,但聚陽表示,仍須視工廠排程與交期安排,尤其6月起即進入產能旺季,交貨時程緊湊,能否配合仍待評估。
在市場變化方面,美國消費出現降級趨勢,中國大陸成衣產品因高關稅,失去市場競爭力,目前已有訂單明顯向其他國家轉移。聚陽分析,若美國整體成衣需求不變,非中國大陸地區的供應鏈要吸收大陸原有的兩成市占,其他國家的訂單增幅勢必需達到雙位數。
聚陽雖預期在此影響下,以東南亞為生產基地的成衣業者可望迎來轉單利益,但公司目前不傾向立即大幅擴充產能,主要是關稅政策尚未明朗。但會趁此機會重新檢視下半年訂單結構,優先保留高毛利與核心客戶的訂單,對於非核心客戶則選擇性剔除,以提升整體營運效率。
整體而言,因應不確定性的關稅政策,聚陽認為,供應鏈出現三大轉變:一是長單減少、短單與急單增加;二是原物料當地化採購成為主流,例如越南的在地採購比例,預期將從六成提高至八成以上;三是透過區域整合或使用美國來源原料,降低原料產地爭議與稅務風險。特別是在90天關稅觀察期結束後,相關規範可能收緊,企業更須提前布局。
聚陽表示,當前美國市場仍偏好價廉物美的商品,品牌商不傾向調高零售價格,因此短期內仍會與供應鏈共擔成本壓力。但相較長單,供應商生產短單價格較高,這也有助成衣廠平衡利潤。整體而言,聚陽將持續以「速度換利潤」,目前毛利率尚未受到影響。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