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獨/高雄待業女碩士造謠「陳菊走了」 貼文背後動機曝

直擊!麥當勞「厚鬆餅堡」開賣 早上6點就見排隊人龍

陳水扁諫言遭網暴 游盈隆曝3大殘酷原因:刺中青鳥玻璃心

永豐金:併購京城銀不影響股利發放 今年將優於去年

永豐金財務長許如玫指出,永豐金的股利政策會維持穩定,以現金為主、股利為輔,併購京城銀一事不會影響永豐金的股利配發。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許正宏攝影
永豐金財務長許如玫指出,永豐金的股利政策會維持穩定,以現金為主、股利為輔,併購京城銀一事不會影響永豐金的股利配發。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許正宏攝影

永豐金總經理朱士廷今天指出,今年配發股利將以現金為主、股票為輔,且一定比去年更好。他也強調,未來持續以銀行、證券等併購標的為主,至於保險業會在接軌新制後,慢慢思考潛在機會。

永豐金今天舉行2024年第4季法人說明會,2024年全年稅後淨利為新台幣222.3億元、創歷史新高,年成長為12.5%,每股盈餘為1.75元。

永豐金財務長許如玫指出,永豐金的股利政策會維持穩定,以現金為主、股利為輔,併購京城銀一事不會影響永豐金的股利配發,目前帳上累積未分配盈餘是充裕的,股東可以樂觀看待。

朱士廷表示,2024年配發2023年盈餘,每股配發現金股利0.75元、股票股利0.25元,合計股利1元,配發率約為62%;今年不論是配息配股表現,將優於去年。

針對併購京城銀進度,朱士廷說,目前正積極準備相關送件資料,並盡快向主管機關提出申請。他強調,永豐金對併購案充滿誠意,希望能夠保留京城銀原有團隊,並向京城銀員工喊話,「真的歡迎並希望未來員工一起努力。」

近期台灣金融吹起併購風,朱士廷說,金控到目前的版圖,要思考多元化,永豐金2024年併購柬埔寨Amret,以及提出併購京城銀意願,未來在證券、投信也一定會努力,短期金控競爭態勢不會結束,希望會在各領域發揮專長、拓展更多穩定收入。

談及併購保險業想法,朱士廷坦言,會慢慢思考相關機會,特別是台灣保險業將在2026年接軌新制,市場環境將更加明確。

日前金管會核准台新銀辦理「財管2.0」,至今已有14家銀行搶進高階財管市場,競爭趨於激烈。永豐銀總經理莊銘福表示,永豐銀目前內部正進行評估,預計最快在3月送資料至董事會討論,期望透過銀行與證券整合,強化客戶服務。

永豐金過去3年稅後淨利年複合成長率為11.1%,排名全體金控第1。永豐金今天也對外發布新3年5大主軸,分別為效率、科技、整合、跨境與永續,盼提升經營效率、增添成長動能。

併購 永豐金

延伸閱讀

永豐金法說會/股利政策報喜 總座朱士廷:股利政策三高、均優於前年

受理永豐金併京城銀案 公平會最快4月前審查結果出爐

外資賣超140億元 這類股多檔遭大賣、但竟買超群創3.2萬張

是否收到永豐金與京城銀的合併申請?金管會這麼說

相關新聞

台積電(2330)掛保證…配息只會多!專家:赴美砸1650億也為股東長抱鋪路

台積電(2330)公布了史上最佳的第一季營運成績、也說明了現在的訂單沒有變少、第二季營運更佳...等好消息,散戶投資人應該怎麼看法說會裡面的眉角? 一、利多為何沒漲? 台積電法說會上指出:

夜盤先反應!台積電(2330)財報市場買單、TSM強漲4.5%

市場愈悲觀,愈容易收到驚喜,這是我們昨天跟大家分享的,而台積電(2330)基本面釋出好消息,已經先讓TSM夜盤漲4.5%。

鴻海(2317)成重災戶?對等關稅、中美雙面夾殺、蘋果的地緣危機…一堆利空

*原文發文時間為4月9日 鴻海(2317)這三天走勢慘烈,連續三個交易日跌停鎖死,重挫幅度創下近年罕見紀錄,市場資金急速撤出,引爆台股電子權值股的骨牌效應。這家全球最大電子代工廠,究竟為什麼會在

鴻海(2317)跌爛了還能進場嗎?楚狂人分析股性:上漲落後大盤下跌會跌很久

股性來看,鴻海上漲的時候容易落後大盤,但是下跌會跌很久...

新新併過關…「台新新光金控」!老牛:新光金(2888)股價一早一度衝上半年來新高

「新新併」預計在 今年7月底前完成合併,新名字就叫:「台新新光金控」,有點拗口。旗下的銀行、保險、證券、投信、創投等事業也將陸續整合,大家都在看「1+1>2」的成績單。

猜第一金(2892)現金1元、股票0.25元!存股哥:持有成本降到11.97塊

以我過去對第一金的了解,我猜今年配息現金股利1元、股票股利0.25元...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