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城賺爆 2024年 EPS 14.93元 擬發10元股利 訂單看到2028年

華城。 聯合報系資料照
華城。 聯合報系資料照

全球AI用電需求大爆發,重電業績去年旺、今年可望進入高速成長期,重電族群去年營運躍進,華城(1519)昨(10)日公布去年財報稅後純益42.86億元,每股純益14.93元,賺逾一個資本額,亦寫下歷史新高。

華城2024年第4季稅後純益15.64億元,年增約40%,每股純益5.45元;2024年全年稅後純益42.86億元,年增66.3%,每股純益14.93元,單季、全年獲利皆創歷史新高。另外,華城董事會決議,擬配發每股現金股利9元、股票股利1元,合計10元股利;以昨天收盤價606元計算,現金殖利率約1.4%。

華城去年營運再度繳出亮眼成績,主要仍是受惠外銷市場強勁的動能,華城指出,目前在手訂單量滿檔,能見度到2027年、2028年,在市場供不應求的狀況下,接單策略朝向挑選高毛利率、核心客戶的訂單。

除了外銷市場外,華城亦看好AI商機,華城認為,從台電強韌電網計畫、能源轉型到長期的2025年淨零碳排,都將持續帶動重電設備的需求,甚至綠能政策也是長期趨勢,而AI資料中心建置更是方興未艾,都會帶動算力以及電力需求。

產能方面,華城表示,正持續擴充產能,為未來的訂單做準備 ,其中三廠預計明年底可完成試車,最快2026年可出貨。整體而言,預估2025年、2026年的年產能都可年增加30%至40%左右,訂單將先供應給核心客戶為主。

摩根士丹利(大摩)以及本土法人的最新報告皆看好華城,大摩認為,訂單成長動力來自數據中心和其他大型專案客戶,美國市場強勁勢頭也帶動營收成長,華城訂單能見度已至2027年,預期今年至2027年產能成長率將高於30%。

法人認為,由於歐美市場對大型變電器的需求增加,但同業因材料交期延長,華城具有相對優勢,預期2025年、2026年的獲利可隨著產能增加和外銷比重提高,維持成長的趨勢。

另外,全球強韌電網、能源轉型的趨勢不變,都帶動重電設備需求呈穩定成長走勢。

外銷 華城

延伸閱讀

華城、東元 選逾三個月

大摩:鴻海受惠於AI伺服器及iPhone市占 目標價232元

全民權證/華城 選逾三個月

川普推AI、美國製造…華城、中興電布局海外 台灣重電族群起飛

相關新聞

夜盤先反應!台積電(2330)財報市場買單、TSM強漲4.5%

市場愈悲觀,愈容易收到驚喜,這是我們昨天跟大家分享的,而台積電(2330)基本面釋出好消息,已經先讓TSM夜盤漲4.5%。

鴻海(2317)成重災戶?對等關稅、中美雙面夾殺、蘋果的地緣危機…一堆利空

*原文發文時間為4月9日 鴻海(2317)這三天走勢慘烈,連續三個交易日跌停鎖死,重挫幅度創下近年罕見紀錄,市場資金急速撤出,引爆台股電子權值股的骨牌效應。這家全球最大電子代工廠,究竟為什麼會在

鴻海(2317)跌爛了還能進場嗎?楚狂人分析股性:上漲落後大盤下跌會跌很久

股性來看,鴻海上漲的時候容易落後大盤,但是下跌會跌很久...

新新併過關…「台新新光金控」!老牛:新光金(2888)股價一早一度衝上半年來新高

「新新併」預計在 今年7月底前完成合併,新名字就叫:「台新新光金控」,有點拗口。旗下的銀行、保險、證券、投信、創投等事業也將陸續整合,大家都在看「1+1>2」的成績單。

猜第一金(2892)現金1元、股票0.25元!存股哥:持有成本降到11.97塊

以我過去對第一金的了解,我猜今年配息現金股利1元、股票股利0.25元...

鈊象(3293)去年9月法說「大幅成長機會不大」!切老:結果1年漲了150%

有網友找到鈊象在2023年九月的法說會內容摘要,不仔細看還以為是昨天的法說會內容呢!因為內容一樣保守,公司一樣不對未來業績做過多樂觀臆測!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