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邦金(2881)名副其實金控股王!達人點1關鍵「波動大」:壽險與市場高度相關

富邦金今年累計前11月稅後淨利突破1400億元。圖/富邦金控提供
富邦金今年累計前11月稅後淨利突破1400億元。圖/富邦金控提供

富邦金真的是當之無愧的「金控王」,前幾天提到金控股的時候,當時富邦金和國泰金還沒公佈財報,但其實每次就是比較晚公布的這2大金控龍頭在爭冠、亞軍。

富邦金今年累計前11月稅後淨利突破1400億元了,EPS來到10.03元,突破一個股本,直接碾壓其它金控,成為名副其實的三冠王(單月淨利、累計淨利、EPS)。

這樣的獲利數字可以是教科書級別的,以旗下的富邦人壽為主,光是11月單月就貢獻了83億元的稅後淨利,把富邦金的獲利推上1400億元大關。

國泰金以1131億元的累計前11月稅後淨利穩居第二名,EPS則是7.44元,雖然同樣是金控股的龍頭,但距離富邦金的1400億元,還是差了一截,應該說富邦金真是太誇張了。

其實光是富邦金跟國泰金,這2家前11月賺的錢,就相當於全部金控賺的4成了,有大大好奇為什麼這2間這麼會賺?

之前好像有聊過,不過也再複習一下,其實是因為這2間都是以壽險為獲利主體的金控,壽險業務和資本市場的關聯性高,簡單來說,只要股市表現好,這類金控在資產配置上的獲利就會大幅提升,加上靈活的資本操作和避險策略,獲利能力往往都會有爆發性。

當然壽險業務的高獲利性也伴隨著高波動,資本市場的盛衰有很大的比例會直接影響金控的獲利表現,如果市場步入下行周期,金控不管在獲利或是股價,都有可能會有比銀行為主體的金控有更大的波動。

前幾天的貼文不是有提到我那位滿手金控股的朋友嗎?他雖然都佈局金控股,但他是有把獲利主體為銀行業或是壽險業的金控做好分配,這也是他在單一產業內盡量能夠做好的分配了,畢竟不同的業務結構,適應不同的經濟週期。

但無論是資本市場或是經濟變化,永遠不會輸的關鍵還是買好價格,懷念2年前4字頭的富邦金。不過沒關係,今年有買到便宜的中信金,表現也很不錯!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投資觀點與紀錄,並非建議。申購前自行評估風險,並詳閱公開說明書。※

◎本文內容已獲張紫凌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2881富邦金 2882國泰金 2891中信金 壽險 金融股

延伸閱讀

00918逆勢加息至0.84元是在硬撐? 棒棒:未來都這數字還有2.7年可配

00878這季領66萬股息…ETF也需要分散! 不敗教主:與0056互補都買布局更完整

00918配息王…00915、00919維持在10%以上殖利率!12月ETF配息金額一次看

00918規模翻5倍、打入高股息ETF第7!殖利率達12.85%贏過00915、00919

相關新聞

中信金(2891)今年會發多少錢股利?老牛非常欣慰:終於要看到「2元金」

中信金(2891)2024 年繳出亮眼成績單,全年合併稅後純益720.28億元,EPS創新高來到3.64元!那麼,重點來了「今年股利發多少呢」?

元大金(2885)總股利居然上看1.85元! 達人:金控公司當中算是不錯的數據

元大金2024全年的自結EPS為2.77元,是史上次高,以過去幾乎為6成的配發率來說,我原本預估2025年可能會配發總股利為1.6元,在先前的現金與股票比例大約是85:15之下,以為配發是落在1.3元現金加上0.3元股票。

永豐金(2890)股息現金為主將高於去年?達人預估:0.79元+0.26元這個區間

股東們很期待的股利政策,高層表示:「今年股利政策不受京城銀併購案影響,去年現金股利0.75元、股票股利0.25元,今年兩者都會比去年高,同樣以現金為主,投資人可樂觀看待。」

鴻海(2317)股價約170元還可以存嗎?陳重銘:用預估15.15元EPS來算本益比不高

去年,鴻海股價最多到200多塊錢,最近又跌下來了,大概170,已經接近去年8月時候的低點了。

不看台積電(2330)台股7成破年線!專家:這3檔避開貿易戰的成長股

2024 年龍年台股漲勢凌厲,加權指數上漲 30%,股民平均帳面獲利達 136 萬元,但最大功臣無疑是台積電。除了扣除台積電後,平均報酬可能不到 40 萬元...

鈊象(3293)股價起身動了!切老:不預設高低點就不用承受看錯點位的風險

網友之前的留言中,有些人說要等到800,甚至700才接鈊象,有的甚至說已經先賣出再耐心等待機會。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