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價熱軋搶市 中鋼承壓
國內上半年熱軋鋼捲進口量達57萬餘公噸,已經直逼去年全年總額60.5萬公噸,主力熱軋供應廠中鋼(2002)、中鴻,因利基受到侵蝕而導致營運承壓。市場直指鋼價陷困境,誘使進口料源大軍壓境。
鋼界大老說,熱軋是鋼鐵底材,向國內採購的利益最大,除了地利之便外,各項服務相對到位,非不得已鋼界多不願捨近求遠,從國外進口,唯一的理由就是價格,現在國外熱軋每公噸比台灣便宜100美元以上,「再貼心的服務也比不上低價競爭」。
這位近年持續擴展的鋼鐵大老指出,國內上游供應廠強調品質不同,不願與進口料低價競爭,但對中下游鋼廠來說,85分的品質就能滿足客戶需要,「我們不需要95分的產品」,因此優先向低價料源靠攏。
上市鋼廠主管表示,國內發展精緻鋼廠的方向正確,關鍵在於精緻鋼廠是「產業鏈」的概念,上游做出頂級鋼材,中下游能不能跟得上、用得到是關鍵,精緻用鋼的產業鏈需要串起來,才能走長走遠。
根據海關最新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月熱軋鋼捲進口量57.2萬公噸,年增116%外,與去年全年熱軋進口量60.5萬公噸相比十分接近,若等比推算今年熱軋進口將是去年的二倍,鋼材進口量竄升、十分驚人。以季別觀察,第1季進口量24.4萬公噸,第2季更上層樓達32.7萬公噸、季增30%。
累計上半年各主要熱軋鋼捲進口來源,中國大陸37.4萬公噸、高居第一,較去年同期的10.6萬公噸相比聚增三倍;其次南韓與日本分居二、三名。
上市鋼廠主管表示,中下游向國外大量採購熱軋不是好現象。首先,代表國內熱軋供應廠接單量降低,營收獲利將縮減;其次,產量減少、生產稼動率降低,單位成本更高,進到惡性循環。
上市鋼廠主管說,上半年熱軋進口量暴增,凸顯上半年國內鋼鐵盤價失準,因此鋼鐵用戶才會採取實際行動大量向國外尋求奧援,如今8月新盤價在醞釀中,後市發展會如何演變,鋼界都在看。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