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國泰金跌破40、開發金股價對半砍、臺企銀免10元…股災時貪婪就輕鬆獲利40%以上!

2020年疫情期間美國大降息,埋下了往日通膨的種子,2022年俄烏戰爭不幸開打,導致美國通膨嚴重惡化,不得不採取激烈升息的手段,2022年一口氣升息17碼(1碼為0.25%);雪上加霜的是國內壽險為主的金控,都遭逢防疫保單的嚴重虧損,股價也跟著大跌一波!但是平心而論,美國升息17碼跟防疫保單虧損,都可以算是一次性的利空,反而提供低價進場的時間點。
2022年11月,我看著國泰金(2882)股價跌破40元,開發金(2883)股價將近腰斬,就進場撿便宜,我知道壽險金控的獲利呈現景氣循環,要買在獲利差(升息時),然後賣在獲利好(降息時),賺價差遠勝過放著領股利。
2021年9月多,我預估美國即將在2022年升息,當時台企銀(2834)的股淨比僅0.7倍,便在10塊錢以下買進,然後持續加碼,到2023年的報酬率超過40%。
北部有一位營業員跟我說,他有一位客戶在2016年初趁股價便宜時買進3000張第一金的股票。2016年初遭逢股災,第一金的股價跌到15元之下,他也相信我書中講的「官股金控不可能倒閉」,因此趁股災導致股價打折大拍賣,勇敢買進3000張,也因此賺到數千萬元的利潤。
同樣身為金融股,有著不同的獲利主軸,例如壽險、銀行、證券、租賃…,會有不同的投資策略,只要懂得觀察事件,便能找到撿便宜的好時機。
投資就該「買便宜」,股災,其實是財神爺來敲門;如果想從股市賺大錢,「撿便宜」正是最大的關鍵。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