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陸三大事業啟動多元布局策略 拚下半年營運優於上半年

欣陸投控今(25)日舉行股東會前記者會,圖左到右依序為大陸建設執行長廖淳森、欣陸投控執行長張方欣、大陸工程執行長Simon Buttery、欣達環工執行長周黎明。記者朱曼寧/攝影
欣陸投控今(25)日舉行股東會前記者會,圖左到右依序為大陸建設執行長廖淳森、欣陸投控執行長張方欣、大陸工程執行長Simon Buttery、欣達環工執行長周黎明。記者朱曼寧/攝影

欣陸投控(3703)今(25)日舉行股東會前記者會,執行長張方欣表示,集團旗下三大事業體,包括大陸建設、大陸工程及欣達環工都將朝「永續都市化」邁進,並透過多元布局,維持整體營運,目標下半年業務狀況會比上半年還好,不過整體還是要看環境是否會配合。

張方欣表示,雖然去年產業大環境的挑戰仍然嚴峻,但欣陸投控展現營運韌性,整體營運表現仍然持續提升,營收成長19.7%,營業淨利成長41.4%;稅後淨利則成長58.2%,去年營收、淨利以及股利均創歷史新高。

展望今年,張方欣指出,大陸工程今年初取得「台北捷運環狀線CF670A區段標」,推升大陸工程在手案量達789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在土木工程部分,今年仍將專注於擴大在交通基礎建設專案(捷運、鐵路)的市占率,並將參與新市場,以實現獲利增長,建築工程方面,聚焦多元布局,包含公共住宅、商用不動產、複合型開發案等。

大陸建設方面,今年可認列已完銷的鐫画、鐫月案與其他成屋案,營收存量為146億元,並啟動多元布局策略,持續開發新地域市場,其中「信義兒福公辦都更案」為集團首度參與公辦都更案,另,考量國內商辦需求,睽違多年重返商用不動產市場,未來商辦佔比也將逐步提高,其中規劃將位於台北市中山區的建物改建為辦公大樓,使其產品組合從住宅、飯店進一步延伸至辦公大樓,並提升現有資產的價值。

大陸建設未來1年內推案總銷達322億元,包括台北中山區金泰段辦公大樓案、總銷達187億元,台北大安區通化段案、總銷38億元,新北板橋區新雅段案、總銷43億元,台中北屯區洲際段案、總銷42億元,以及馬來西亞吉隆坡住宅案、總銷12億元。

欣達環工則在今年初取得「台南市城西焚化廠更新爐BOT案」,推升在手合約餘額達717億元,也創下歷史新高,為未來的營收奠定穩健基礎。另,目前欣達環工在政府已招標的8座再生水廠中,參與其中的4座,今年仍將持續拓展水資源處理、廢棄物處理與再生能源業務,也將持續評估生質能源業務。

展望未來,張方欣指出,隨著各利害關係人越來越重視ESG,加上永續都市化的趨勢,加上三大事業體在手案量均充沛下,皆有利三大事業體成長,公司也將有超過八成的業務存量直接連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營收 公辦都更

延伸閱讀

新法七月上路 大陸建設廖淳森:短期1~2年房市呈量縮格局

財經專家阮慕驊賣商辦擅拆鄰牆 挨告妨害自由不起訴

北市酒店外破窗擄人痛毆追債 警逮天道盟分子5人

影/掃黑不停!弘仁會組長座車遭開槍 警逮幕後教唆主嫌等10人到案

相關新聞

台泥(1101)是否能存股…今年表現差與中國復甦無力有關! 轉投資金雞母還可期望?

另外一個重點是轉投資事業體,打開財報底下有幾十家轉投資子公司,而轉投資子公司底下又有一堆孫公司,你看到應該會眼花,所以我獨家直接整理出台泥五大貢獻金雞母...

兆豐金(2886)大賺270億…公股金控冠軍! 她估算:明天股利落在1.4元上下

29日是兆豐金(2886)的第三季法說會,旗下銀行、證券加上創投前三季已經賺贏去年整年,貢獻兆豐金稅後純益270.3億元,成為公股金控的獲利王。

Nvidia、廣達、緯創…AI股恐只是「一場夢」嗎? 專家三點觀察:不太需要擔心

全球AI人工智慧龍頭股nVidia上週公布最新一季的財務報告,結果單季營收金額比去年同期成長206%、達到181億美元,不僅遠遠超越半導體巨擘 英特爾,也正式打敗咱們最引以為傲的台積電。

開發金(2883)被00878剔除竟沒被賣壓貫殺!專家:現要煩惱有沒有好價位可以撿

最近開發金因為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的換股而成為討論度很高的金控公司!原本預計會被ETF的賣壓貫殺,沒想到在12元附近都有支撐住!不但如此,公司還加碼一個令人開心的消息。

台泥(1101)宣布擴大投資…股價準備飛? 他:「低碳水泥」門檻提高將是大者恆大的局面

台泥董事長張安平表示,不懂碳的公司,未來是無法生存的,台泥將成為全球少數能提供最低碳水泥的主要供應商之一,具備高度看競爭力。

股利明年更多…富邦金、國泰金、中信金、永豐金、華南金、台新金!專家:繼續抱

富邦金(2881)、國泰金(2882)、中信金(2891)、永豐金(2890)、華南金(2880)、台新金(2887)等六大金控皆表示,明年股利將有望更上層樓。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