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明揚爆炸現場發現疑「消防員骨骸」 搜救員對骨骸敬禮喊任務結束

最新民調 民進黨支持度挫6.5個百分點、國民黨重回老二

被視為「定存替代」?富豪戶瘋買海外高息債 銀行主管這麼看

水泥雙雄報喜 Q1獲利向上

台泥。(本報資料照片)
台泥。(本報資料照片)

水泥雙雄台泥(1101)及亞泥昨(11)日雙雙公布今年第1季財報,台泥單季稅後純益達14.07億元,年增16.9%,每股純益0.2元,獲利成長動能來自於能源事業; 亞泥首季稅後純益26.88億元,年增6.1%,每股純益0.81元,獲利成長最大動能是擴大對遠傳持股後帶來的評價利益。

台泥首季獲利成長的主要動能來自能源事業,台泥近年來積極發展新能源,去年起非水泥事業占公司合併營收已達三成以上。台泥今年合併營收及獲利成長的動能,主要來自於轉投資和平電力售電費率的調高;在其他海內外新能源事業,也已陸續貢獻台泥企業團的營收及獲利。

台泥昨天也代子公司台泥儲能科技公司公告,董事會決議通過斥資28億元,擬於高雄林園廠區投資建置大型儲能系統。

在水泥本業方面,台泥在中國大陸水泥市場的營運目前仍處在低潮,台灣市場去年至今價格處於高檔,出貨量也處於穩定狀況,但近期營運也開始下滑。

亞泥首季獲利成長主因擴大遠傳的持股,今年3月遠傳的大股東日本電信商NTT Docomo出清遠傳4.71%股權,總計約15.3萬張股票全數由亞泥接走。由於亞泥是以低於市價7.8%收購遠傳持股,再加上近月以來遠傳股價一路看漲,致亞泥首季獲得來自遠傳豐厚的評價利益。

此外,亞泥轉投資嘉惠電力事業、其他轉投資企業及國內水泥及預拌混凝土事業部門都有不錯表現。尤其嘉惠電廠去年起第二期增加發電量,且又受惠售電費率的調高,因此帶動營運成長。

另一方面,亞泥轉投資的亞東預拌混凝土公司,去年以來也受惠混凝土市場價量齊揚,今年首季對亞泥的獲利貢獻不小;此外,亞泥依權益法認列遠東新的獲利表現,也為亞泥首季獲利帶來部分貢獻。

至於亞泥在大陸華東及華中市場表現,今年起受惠於大陸解封,當地水泥價格在第1季略有調漲,加上需求也比去年同期疫情期間增加,因此亞泥大陸市場營運比去年同期略有改善。亞泥內部評估,第2季起至年底,大陸水泥營運可望倒吃甘蔗,營收獲利預期會呈「季季高」的走勢。

亞泥 台泥 遠傳

延伸閱讀

前進資安大會/遠傳強打三明星產品

台泥、嘉泥、環泥 4月營收逆勢增

遠傳5G遠距診療「讓網路取代馬路」 支援偏鄉服務逾3萬人次

遠見ESG企業永續獎/遠傳績優 拿下三大獎

相關新聞

她小買中信金(2891)價格24.3元:若跌殖利率上升…漲就賺價差!

這一個多月來,看到中信金(2891)股價在光譜的便宜價徘徊,觀察了一陣子,今天再次回到綠色區間後,決定小小買進一點,買在24.3元。

金控官股與民營最大差別? 專家:在於「股利」但獲利有無成長才是重點

官股跟民營最大的不同處在於股利政策...

兆豐金、富邦金、國泰金…14家金控股8月EPS整理! 專家:中信金有望刷近年新高

台股的配息旺季已經過去,時序也進入第三季的尾聲,8月的金控稅後純益約385億元,相較於去年成長約23%,累計則達3114億元,年增成長約1.82%,雖然沒有很多,但是往好的方向發展。

緯創跌破百元!他酸買在150以上得隔代沖 最新「有戲」標的曝

19日台股開低、震盪走低,收盤指數16,636.32點,下跌61.92點、跌幅0.37%,成交金額2,783.91億元。AI族群如緯創等則呈弱勢族群。PTT網友討論,緯創跌破百元,狠酸「買在150以上可能要隔代沖了」。他也表示,目前股期最熱第一為華期,直呼「也許有戲」。

iPhone 15上市鴻海(2317)準備起飛? 網大酸:股價上看100元

蘋果在iPhone 15高階Pro機種首度導入鈦金屬邊框,讓新機更輕、更抗刮,成功帶旺買氣,掀起機殼業新革命,主力供應商鴻準(2354)扮演關鍵角色,受惠最大。PTT網友討論「鴻準2354要起飛了嗎?」有投資人感動表示,終於要解套了,直呼「股價上看100元,比肩鴻海,鈦賺了,無腦歐印!」

金融股…玉山金(2884)、第一金(2892)怎選? 專家分析為何兆豐金(2886)那麼強

升息受惠最大的是兆豐金,這當之無愧,畢竟他們在海外有高達三成的放款,利差當然也可以賺飽飽。至於第一金、玉山金遇到升息比較弱勢...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