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股竟不適合無腦存…?達人:用估值「擇時進場」更好賺

台股。(本報系資料庫)
台股。(本報系資料庫)

台灣有許多投資人把金融股當成是存股的標的,因為認為銀行不會倒也配息也穩定,不過股市達人股添樂更新一則影片中直言「金融股並不適合無腦存」,追求穩定配息應該存高股息ETF,而金融股用「擇時進場」的方式,績效會大大勝過存股。

以下為影音內容:

2023年是金融股逆風的一年,先是歐美國家金融業頻頻爆雷,再到台灣的金融股近期配息大幅的縮水;使很多小股民納悶,才剛開始存金融股就這麼多「出頭」。

長期以來被視為存股標的的族群,為什麼個人會認為不適合存?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金融業是高槓桿的行業,就是可以用10元的本金,做到100元的生意;打個比喻,假設用100元賺5元,只需要僅僅5%的報酬率,但是這個5元相對本金10元,這個報酬率是驚人的50%

所以景氣好的時候,金融業的獲利就可以透過槓桿來有效放大,當然這個時候股價漲了,配息也不會有問題,不過槓桿是雙面刃,如果景氣差,就拿上面的比喻,這100元就算只有小幅度的縮水5%(賠5元),但這5元相對於本金也就是虧損一半了(50%)

為什麼配息縮水?

所以正是因為這種高槓桿的特性,金融業保有一定現金或者說流動性,就顯得格外重要

以上的描述,就解釋了為什麼今年金融股配息縮水或者是不配息的原因,看到不少金融股去年獲利或者投資部位的縮水,這麼一來就導致現金的運用受到了限制,就算金融業想發股息,主管機關也未必同意,因為這是維持金融穩定的重要紅線。

不配息未必是件壞事

那這樣看來,留住手中的現金不配息,好像也不是什麼壞事。

可是在台灣偏偏資本市場沒有這麼理性,尤其很多股民更是看上了金融股穩定配息的特質才去買;所以只要發生配息縮水或是不配息,馬上就會遭到資金「用腳踏平」

近期案例

國票金(2889)宣布不配息,股價在短短兩個交易日內蒸發了10%,這一檔少有波動的金融股,要它兩天跌10%,在過去10多年的日子裡面(連同這次)也只發生過4次,

第1次:2015年併購三信商銀失敗,2天跌8%

第2次:2020年全球爆發新冠美股熔斷,2天跌8.6%

第3次:2021年台灣三級警戒,2天跌8.9%

第4次:也就是宣布不配息這次,2天跌10%

但這些事件都沒有這次宣布不配息跌的重,可見不配息的影響力甚至高過前面幾次重大系統風險事件。

另外台企銀(2834),也在最近獲利創新高的背景下,宣布發放14年新低的配息,這個跌破眼鏡的發展,也使得隔日股價直接就躺平了,不說還以為經歷過除息了。

透過這兩個案例可以發現,當金融股被貼上配息穩定的標籤,享有相對估值的那一刻起,就注定它們每一年都得面對市場的期中考,那一旦發生配息不如預期的情況,最倒楣的就是金融股民了,不僅沒有領到息還得被迫參與除息

為什麼預測金融股息相對困難

特別是當前的會計制度下,光是評估這些金融股的投資部位,就有3種做法。

3種做法有一些會影響當期損益,有一些則不會,那就使得在一些情況下,金融股的獲利數字,它並不能夠完全反映資產變化的真實情況。

那就使得預測金融股息變得更為困難,所以就會發生類似台企銀這種情況,頂著創新高的獲利數字,卻配出每單位0.1元的現金股息。

為什麼追求穩定配息不該買金融股

如果追求穩定配息這項特質,金融股其實並不適合小股民來存股,那相較之下高股息ETF會是更適合的角色

畢竟高股息ETF現在就可以看到,它每年的配息數字不是5%就是6%,不會差太多。

因為有分散持股的特性,也不太需要擔心股票配息縮水,甚至成分股所處的產業受到衝擊,也能夠淡化影響

金融股的優勢

不過說這麼多,不是要來否認金融股的投資價值。

首先在台灣金融業是一個高門檻受到監管的行業,這個就代表它的潛在對手恐怕連站上擂台得資格都沒有,少了競爭對手就確保這個行業,注定擁有長期競爭力,這個就是金融業的最大優勢。

其次,金融業是所有行業發展的基礎,各個行業都需要資金來融通借貸,所以它牽涉到市整體金融體系的穩定。

於是在台灣大多數金控都具備「大到不能倒」的特質,這個讓人安心的理由,也是另外一項重要的優勢

唯一得面對就是它的景氣循環,金融業其實是貼著景氣走的,景氣好就是現金牛,印鈔票就像水龍頭,但是反過來要是景氣差,股票下跌、配息縮水就什麼都沒有了

我認為金融股最適合的投資角度

所以應該要重新定義投資角度,買金融股不適合用無腦存。

而是適合用一種宏觀的視角來「擇時投入」,因為景氣有好有壞,只需要鎖定景氣由下往上的轉捩點,站在這樣的角度就完全不需要在意什麼股息、價差、填息,只要挑在對的時間點介入,做對了第一步,其他訴求都是水到渠成,完全不會費工夫

那什麼時候才是景氣有下往上的時間點呢?通常景氣好壞是落後指標,但金融股的股價卻是同步指標,所以只要看到金融股的價格,大致就能夠掌握景氣的方向

也就是說當今天金融股股價往下,就能夠知道這個時期,景氣開始在往下了,而什麼時候景氣會轉折?也不會有人會知道;所以只要從估值的角度往下買,就有很高的機會抓到景氣的轉捩點

有了這樣的概念,就不會在景氣上升也就是金融股上漲的的階段買進,因為這麼做,在抓的就不是景氣由下往上的轉捩點,而是由上往下的轉捩點。

所以現在手中的金融股是呈現虧損的,可以回頭去想想當初買進的時間點,是不是跟上述的描述一模一樣呢?

結論

如果是追求穩定配息的投資人,個人認為大多數時間,高股息ETF都會是優於金融股的存股選擇。

但是在下跌時期甚至是超跌時期,金融股才會是更好的選擇,擇時入場金融股,績效會大大勝過無腦存。

透過這樣的方法才能夠避免,在景氣高點的時候入場金融股,給自己部位帶來龐大的下跌壓力。

若是金融股接下來持續下跌,也許很快就可以有最新一期的「金融股地板價」。

◎本文內容已獲 股添樂 股市新觀點 授權,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金融股 台企銀 國票金 配息 高股息 ETF

延伸閱讀

存千張00878達人:近期觀測「這檔」債券ETF! 擁互補性、成交量大

一千萬全丟0056月領5萬股息爽退休? 達人回測:要買0050才能辦到

美金搖搖欲墜?他想換回台幣卻被勸阻 網斷言:起漲點來了

只買這銅板股就狠甩大盤 高手「簡單一招」超猛賺爛了

相關新聞

出清大漲的緯創all in鴻海可嗎?網:怕傳給下一代股價還是100元

近期有投資人想出清大漲的緯創、廣達、緯穎,全部all in還沒漲的鴻海(2317),卻被其他網友勸阻,PTT網友也認為,鴻海股價漲速慢,笑稱「我的海公公傳給我兒子的時候會不會還是100初」。

被指賣地案涉內線炒作 市場納悶:台肥股價漲幅不到3%、劣於大盤

立委王鴻薇與德益法律事務所律師柯晨晧今(25)日舉行記者會,會中宣稱達麗建設(6177)拿下台肥(1722)位於新竹市「...

兆豐金上漲獲利16.95% 他想賣改買大盤!網支持:一次漲幾年股息

今年金融股表現不佳,配股配息數字不符投資人期待。有投資人持有兆豐金獲利率達16.95%,讓他很猶豫是否該賣掉兆豐金(2886)、改買大盤。不少人都支持賣掉,網友分享自身做法,「它一次漲足幾年份的股息,於是我賣掉了」,也有人建議他賣掉重新建倉。

當初四檔金融股則一來存…最終選第一金! 他卻因「這點」:考慮換標的

當時,在做存股的規畫時,追求「長期穩定現金流入」的我,標的一開始就是設定在四大官股銀行「兆豐、合庫、第一、華南」。

「玉山金長線股價絕對不會只有這樣」但卻獲利了結? 他:短線滿足點已到

5月19號的時候,玉山金已經把2月20日至21日,那段重大利空消息的下跌,給全部漲回來了,還過了前高點的26.1元...

三陽(2206)發重訊澄清聲明…EPS不只6? 網喊「準備噴」:開盤先10張

三陽工業(2206)首季獲利大爆發後,旗下機車拚擴大外銷,下半年電動機車將開賣,預期很快放量。三陽針對媒體報導發出澄清聲明,PTT網友看完卻反而認為「穩了」,有人嗨喊「一定漲停板」。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