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政大與青年談話 侯友宜提0到6歲國家養、年輕人遠離戰場

幼兒園餵毒事件園長五萬交保「不發一語」 教師家屬大喊:當然無辜

私幼餵藥案負責人曾捐政治獻金 羅智強「有收到」:未請託過任何事

兆豐股利估1元 冠公股金控

兆豐金。本報系資料照
兆豐金。本報系資料照

兆豐金控(2886)昨(21)日舉辦2022年第4季法說會,總經理胡光華在法說會上宣布,兆豐金將動用龐大的保留盈餘挹注股利發放,股利水準「跟過去相比不至於有太大變動」。據法人估算,兆豐金今年股利仍可望達到每股1元基本盤,並以現金股息為主,預期現金股息水準仍將居公股金控最高。

法說會也揭露,兆豐金在兆豐產防疫保單慘賠高峰過去下,今年預期存放各項業務將穩健增長,而台美利差有利擴大金融交易與財務操作收益,兆豐金今年前兩月獲利已翻倍成長,展望正向。胡光華會上表示,今年兆豐金將鎖定六大重點策略,包含打造中小企業客群成為第二顆獲利引擎、全力提升RORWA(風險性資產報酬率)以促進資本使用效益、擴增高利差消金放款、精進財管2.0業務增加手續費收益、掌握台美利差擴大,創造穩健投資收益等。

圖/經濟日報提供
圖/經濟日報提供

去年整體金融業都苦於財務投資未實現損失慘重,導致財報其他權益大虧、淨值下滑,侵蝕股利配發空間,不少金控甚至可能發不出來,「驚動」金管會開善門允許金控動用資本公積發放現金股息,兆豐金雖然保留盈餘破千億元,不必動用資本公積發股息,但胡光華坦言,兆豐金因去年獲利衰退與投資未實現損失影響,可發放股利金額減少,但帳上累積保留盈餘相當大,必要時可動用,因此股利配發「跟過去相比不至於有太大變動」。

根據兆豐金財報,去年因投資未實現損失導致其他權益虧損153.25億元,帳上未分配盈餘590億元,保留盈餘合計破千億元,股利配發無虞,關鍵在配多少,胡光華昨天會上明確表示股利政策維穩。

根據兆豐金資料,最近四年股利配發率都在80%至87%,因此法人以配發率八成以上概估,兆豐金每股股利可達1元出頭,並以現金為重,即使搭股票股利,現金股息仍可望接近0.9元以上,可望居四大公股金控之首。

據悉,兆豐金在2018年IFRS 9國際新會計公報上路,開帳日認列利益約有89億元,列為特別盈餘公積使淨值上升,這部分可用來先行彌補去年財報其他權益損失,如此剩下約60多億元則當其盈餘須先提列,再加上法定保留一成,如此則當期盈餘可供分配股利大約百億元上下,依此估算若配發股利達到1元以上,大約動用未分配盈餘挹注股利的額度大概在幾十億元之譜,但因四大子公司上繳現金股息不到50億元,所以兆豐金今年為了滿足投資人需求,為發股息借款的額度肯定會放大。

兆豐金控 股利 股息

延伸閱讀

50萬股民關注股利發放 兆豐金:今年變動不大

政府發現金 兆豐卡推6000元刷卡金

瑞信AT1恐淪為壁紙 國內金控、銀行、壽險業跳出來自清

玉山金開第一槍、國票金開第一砲…金融股還能存嗎? 這2檔金控已「超跌」

相關新聞

「魔獸」霍華德人氣助攻後 雲豹能源本業將開花?

雲豹能源(6869)積極拓展新能源業務,今年鎖定儲能、光能及水處理,企圖衝高營收。這家找來「魔獸」霍華德(Dwight Howard)加盟旗下桃園雲豹的公司,收穫滿滿人氣,接下來如何在能源產業闖出一片天?

25家金融股本益比大公開! 專家買進京城銀:目前「這7家」股價被低估

可以判斷公司股價與帳面價值的對比關係,數據小於1代表股價越有機會被低估

航運指數突然起飛!這次竟是長榮航(2618)帶頭從四月漲到現在

目前油價從不到90美元跌到接近70美元,油價成本怎麼算都便宜啊,再搭配上解封商機帶動,如果單就第二季獲利來說,其實長榮航接下來的季報表現仍可期待...

新光金(2888)上漲 投資人「急出清只賺8百」:不敢再碰了

金控股表現強勢,台股5日盤中再創1年來波段高點,終場收在16714.43點,上漲7.52點。其中金融股表現強勢,網友不解原因,直呼「一個升息各自解讀」。其他人則戲稱,「夏天到了,西瓜(指新光金)要收成了」,還有投資人終於出清手中40張新光金持股,僅賺進800元,坦言「不敢再碰西瓜」。

長榮航(2618)「衝到天際線」該放空了?網預言會破新高

受惠疫後解封旅客出國商機,航空雙雄業績也跟著不斷攀升,中國大陸國台辦宣布恢復台灣旅行團赴陸觀光,長榮航空(2618)第一季創歷年同期新高。有投資人分享績效,直呼「已到天際線,日內高點該空了」,還有人直言「看起來是還會再上,前高37.6,我覺得近期會破」。

出清大漲的緯創all in鴻海可嗎?網:怕傳給下一代股價還是100元

近期有投資人想出清大漲的緯創、廣達、緯穎,全部all in還沒漲的鴻海(2317),卻被其他網友勸阻,PTT網友也認為,鴻海股價漲速慢,笑稱「我的海公公傳給我兒子的時候會不會還是100初」。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