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亞錦賽/中華隊首轟出爐 廖健富兩分砲狙擊巴勒斯坦大谷

街口投信晚間宣布胡亦嘉回任董事 金管會:5日內送公會

裕隆去年虧46億 配息1元

裕隆集團董事長嚴陳莉蓮。(本報系資料庫)
裕隆集團董事長嚴陳莉蓮。(本報系資料庫)

裕隆(2201)因旗下產險拖累致虧損,仍逆勢配息。裕隆昨(9)日公告,去年稅後虧餘46億元,每股淨損4.8元,但董事會仍決議,擬每股配發現金股利1元,現金殖利率約為1.3%。

圖/經濟日報提供
圖/經濟日報提供

不過,裕隆集團指出,造成裕隆集團虧損的新安東京海上產險防疫險2023年2月中旬全數到期,裕隆與裕融企業並在董事會通過下,再對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增資。裕隆昨日股價收76元,下跌1.6元。

裕隆即使因業外轉投資造成虧損,該公司董事會仍決議每股配發現金股利1元。另外,業界也認為,產險對裕隆的損失已經全數認列,今年在電動車與各項業務持續成長下,營運獲利將可望高飛。

裕隆汽車與裕融企業董事會昨日分別決議通過,將分別增資新安東京海上產險新台幣14.91億元及5.4億元,主要因應轉投資公司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去年底董事會通過增資新台幣80億元,用以強化新安東京海上產險資本結構,並確保對全體保戶的承諾。

本次增資,裕隆集團與日本東京海上兩大股東依據既有股權比例49.48%及50.18%分別進行認列。

此外,裕隆汽車也在昨日董事會通過處分裕融甲種特別股,將不超過2,400萬股,辦理現金增資發行普通股7,000萬股,以及發行70億元5年期可轉換公司債等決議,相關籌募資金將優先用於充實營運資金、償還債務,以及改善財務結構,為新能源車生產、綠能事業發展與裕隆城等業務成長預作準備。

裕隆公司2022年合併營收約770.7億元,年減1.24%,營業利益101.06億元,年增41.63%,稅後虧損46.97億元,每股淨損4.8元。公司表示,雖然去年受業外轉投資新安防疫險事件影響整體獲利狀況,裕隆汽車仍有充足的保留盈餘能力配發股息,董事會決議配發現金股利 1元,並將於後續舉行的股東會上提請承認。

裕隆昨日董事會後公告2022年財報,並召開重大訊息說明會,說明對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的增資。

裕隆去年的本業表現優於以往,排除新安東京海上的虧損,集團獲利優於以往,也因此裕隆公司仍決定配發現金股利。

東京 台幣 日本

延伸閱讀

日本回暖 東京櫻花最新預測「提早兩天」開花

日本積極補助充電基礎建設 希望東京大樓充電樁到2030年能增長150倍!

一起到東京老街來場懷舊1日遊體驗人情味吧~東京下町散步景點6選(下)

台南400「蘭得有心人」限定版蘭花東京亮相 粉紅愛心吸睛

相關新聞

兆豐金(2886)增資價33元別為了參加買進! 專家:本就股東者沒錢「用這招」也要參加

兆豐金(2886)近日舉行法說會,會中總經理蕭玉美說明,現金增資案已由金管會核准,發行股數3.5億股,增資主要的用途是45億元用於兆豐產險的增資,以及償還上一次兆豐產險的增資款60億元,預計會在明年的1月底完成。

台泥(1101)是否能存股…今年表現差與中國復甦無力有關! 轉投資金雞母還可期望?

另外一個重點是轉投資事業體,打開財報底下有幾十家轉投資子公司,而轉投資子公司底下又有一堆孫公司,你看到應該會眼花,所以我獨家直接整理出台泥五大貢獻金雞母...

兆豐金(2886)大賺270億…公股金控冠軍! 她估算:明天股利落在1.4元上下

29日是兆豐金(2886)的第三季法說會,旗下銀行、證券加上創投前三季已經賺贏去年整年,貢獻兆豐金稅後純益270.3億元,成為公股金控的獲利王。

Nvidia、廣達、緯創…AI股恐只是「一場夢」嗎? 專家三點觀察:不太需要擔心

全球AI人工智慧龍頭股nVidia上週公布最新一季的財務報告,結果單季營收金額比去年同期成長206%、達到181億美元,不僅遠遠超越半導體巨擘 英特爾,也正式打敗咱們最引以為傲的台積電。

開發金(2883)被00878剔除竟沒被賣壓貫殺!專家:現要煩惱有沒有好價位可以撿

最近開發金因為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的換股而成為討論度很高的金控公司!原本預計會被ETF的賣壓貫殺,沒想到在12元附近都有支撐住!不但如此,公司還加碼一個令人開心的消息。

台泥(1101)宣布擴大投資…股價準備飛? 他:「低碳水泥」門檻提高將是大者恆大的局面

台泥董事長張安平表示,不懂碳的公司,未來是無法生存的,台泥將成為全球少數能提供最低碳水泥的主要供應商之一,具備高度看競爭力。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