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股明年能配息? 專家:第一金(2892)和這兩家獲利幾乎零衰退

2022年台灣金融股獲利砍半,2023年還有機會發放股利嗎?
YouTube頻道《投資伊森》認為有可能發,但不會是現金股利。另外,有三檔金融股獲利幾乎零衰退,分別是第一金(2892)、華南金(2880)以及兆豐金(2886)。
以下為影音內容:
十四大金控股獲利表現
台灣前十四大金控股前10月的獲利表現,就整體來說,十四大金控股在今年前10月份的獲利表現,相較去年同期EPS的年成長率,全數都是呈現衰退的情況。
當中有三檔金控獲利,較去年同期腰斬,衰退是極為顯著,分別是衰退65%的國票金(2889)還有58%的新光金(2888),以及衰退57%的國泰金(2882)。
另外旗下有保險子公司的金控股,富邦(2881)旗下的富邦產險,國泰金控下的國泰產險,兆豐金控(2886)下的兆豐產險,這些金控股也都有比較明顯的虧損的情況。
相對比較輕微的金融股:
第一位是第一金(2892),旗下的第一產險,因為只有疫苗險,所以影響相對不是那麼大。
再來是華南金(2880)的部分旗下的華南產險,因為到9月5日為止,高達170萬件的防疫保單中,最後只承作了2萬197件防疫保單,大約佔整體比重是1.2%,風險控管相對是比較傑出的。
最後兆豐金只衰退2.46%,衰退幅度這麼少,是因為永豐金主要是銀行為主體的金控,旗下並沒有產壽險公司。
明年發股利?
目前市場上有傳出,金控公司希望可以透過資本公積來配發股利,就等金管會點頭。
之所以要金管會點頭,是因為銀行局在2012年有函令規定,「現金股利發放應以當年度獲利為原則,法定盈餘公積以及基本公積提列目的,適用於承擔風險之用」,若要將法定盈餘公積,以及資本公積按股東原有的股份比率,來發送現金,將會影響風險承擔的能力,並且不利於健全經營。
但用資本公積來配發股利,是有可能的,但不要高興得太早,因為有很可能會配發的應該會是股票股利,而不是現金股利。
理由很簡單,因為之前一堆金控公司,大舉的現金增資,這些增資的錢,是可以用來發放現金股利的嗎?又或者金控的子公司,明明都還需要現金或這注資,而金控卻把現金配發掉,金管會應該不太可能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所以最好的方法應該就是,發放沒有現金流出的股票股利。
國泰金 開發金 富邦金 近況
國泰金(2882)
國泰金提前啟動了,史上最大規模的現金增資案,年底前高達450億的資金,可望正式到位。
國泰增資後:國壽RBC:350%
淨值比:6.2%以上
國泰產險RBC:400%
國泰金前十月累積的獲利年減超過55%,明年該如何發放股利,會是一個問題。
開發金(2883)
開發金前十月年減獲利超過42%,旗下核心子公司中國人壽,也已經進行了資產重分類,穩定了淨值後,展望明年會是它的關鍵。
富邦金(2881)
富邦金前十月累積獲利年減超過48%,雖然富邦產險已經在8月31號,完成增資150億元,但是該產險的防疫保單,要到明年的4月才會全部到期,所以財務壓力仍大,未來富邦金可能還需要二度增資。
◎本文內容已獲 投資伊森 授權,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