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普發6000「登記入帳」今早8點開跑!身分證尾數「0、1」先申請 一表看懂登記步驟

貨櫃三雄首例 萬海賣十艘船送拆解

萬海縮減運力開出第一槍,運價大漲以來,直接將船舶送拆解場。圖/萬海提供
萬海縮減運力開出第一槍,運價大漲以來,直接將船舶送拆解場。圖/萬海提供

萬海(2615)縮減運力開出第一槍,運價大漲以來,直接將船舶送拆解場。因應新船隊加入,萬海啟動國際標,宣布將十艘老舊船舶出售拆解,標單收件日期為12月16日止,這十艘船的買家不能再將船舶投入營運,買家需是綠色環保拆船廠,直接進行拆解。

萬海現行船隊中船齡超過20年的老船占20%以上,公司原本有既定計畫進行船舶汰舊換新,因此之前向日本造船廠續訂24艘3,000 TEU(20呎櫃)新船,並於今年再向台船購買四艘,隨新船陸續加入,也啟動船舶汰舊換新計畫。

航運業界指出,海運業者不管淡、旺季都應維持航線經營最佳效率,船舶直接拆解,就是減少船舶投入市場,間接降低供給量,萬海開出標單直接將老舊船舶送拆船廠,可解讀是降低市場運能過多的宣示動作。

萬海表示,原本舊船就是要陸續汰換,然而前兩年疫情導致全球塞港,市場嚴重缺船,萬海才暫緩舊船汰換計畫,提供客戶足夠艙位出貨,隨近期疫情趨緩,航運作業逐漸恢復正常,因應市場變動,兼顧各裝貨港的客戶出貨需求,部分航線與船型配置已不合適,因此主動調整船隊規劃。

根據統計,萬海今年新造節能船12艘,目前已交八艘,年底前還有四艘新船待交,其中三艘是3,013 TEU、 一艘1.31萬TEU,加上二手船八艘,全年共交20艘。至於明年新造節能船共20艘,包含十艘3,000 TEU、十艘1.3萬TEU,加上新購置台船的四艘3,000 TEU,共交24艘。

另一方面,國際環保法規EEXI及CII將於明年1月1日生效,新船油耗、碳排及能源效率與老船相比,皆有優越表現,萬海綜合評估後,隨新船陸續交付,決定啟動既定的老船汰舊動作,到期高價租船也將陸續退租,讓航線運轉更環保及更有效率。

市場擔心萬海大量訂造新船,市況不好時會造成營運負擔,萬海表示,就算市場變差,萬海也沒有新船過多的問題,反而新船加入會成為萬海加速落實環境保護的助力,且新船節能效果比舊船好,營運成本降低,更有競爭力,全面啟動船舶汰舊換新計畫,將評估把不符合環保政策的老舊船舶送拆解。

萬海 環保

延伸閱讀

海龍離岸風電與台船簽署水下基礎基樁製造合約

疫情趨緩…布袋商港航運量成長191% 入冬航運停航半年

西方限制俄油上限60美元 土耳其外海油輪大排長龍

貨櫃航運指數恐連23跌

相關新聞

00878報酬輸這3檔個股! 連續最高配息24年、6%以上殖利率、績效更打敗大盤

股利公布,你手中的股票漲了嗎?如果還沒找到心目中的定存股,不妨透過影片,學習挑選存股的黃金法則!

玉山金開第一槍、國票金開第一砲…金融股還能存嗎? 這2檔金控已「超跌」

從去年開始無論網路還是報章雜誌上,各家都說今年金控公司的配息將不如以往,如果這兩三年才開始投資金控股的朋友們或許還想像不到這樣的情況,但說著說著,烏雲就飄到頭上來,也真正體會到股息塞不滿口袋的心情!

台企銀(2834)下跌8.57% PTT笑「配太少欠教訓」:變小氣銀

繼矽谷銀行倒閉風波之後,瑞士信貸傳出大股東拒絕再注資,導致市場對金融股恐慌風波再度延燒,導致16日台股金融指數下挫22.67點、跌幅1.51%,臺企銀(2834)下跌8.57%至12.8元。PTT網友直呼「外資太狠,第一次看棄嬰這樣跌的」,還有人附和「配那0.1塊,根本小氣銀」。

臺企銀、元大金股利開獎兩樣情! 達人:把預期降低受到打擊也較小

在去年底的時候,會預測金融股股利,藉以作為買賣參考,而現在陸續開獎了,大多是驚嚇而非驚喜。

金融股成分占1/4…00878「無腦多」就財富自由?他提4點警示投資人

有些投資者誤以為ETF是100%會賺錢,所以不斷存ETF,筆者的看法是:用錯的思維買ETF,非常危險。

鴻海EPS創新高!投資人卻不樂 狠酸:賺多配少錢去哪裡?

鴻海(2317)15日公布2022年稅後純益1414.83億元,年增2%,創歷史新高,2022年每股純益10.21元,優於2021年的10.05元。有網友對投資人信心喊話,「鴻海正在進步,不該用原有郭董時代印象看未來鴻海」。然而其他人卻無奈表示「賺得多、配得少,股價遇到利多也毫無反應」。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