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邦入息REITs+ 5月20日正式掛牌上市

台灣目前唯一一檔跨國型REITs ETF—富邦入息REITs+(00908)已於5/10獲准成立,將於5/20正式掛牌上市。該ETF經理人蘇筱婷表示,一般普遍預期房價上漲的力道超過物價的上升,因此房地產租金收益也可能隨通膨上升而上升,在通膨有感的年代,投資人需要在資產配置中納入像REITs(不動產投資信託)這樣的投資工具,因應高通膨年代的來臨。

蘇筱婷指出,在通膨高漲與升息加速腳步下,富邦入息REITs+(00908)追蹤的「全球入息不動產與基礎建設指數」,今年以來僅下跌11.63%,而S&P500指數則下跌16%,顯示科技股面臨漲多回檔以及評價面偏貴之修正,反之像「全球入息不動產與基礎建設指數」這類價值型投資表現則相對突出。

此外,根據高盛統計,過去10年的美國通膨變化期間,在通膨高於3%以上時,美國REITs指數表現正向,甚至優於標普500指數。以2021年來說,CPI年增率來到4.7%,美國REITs指數報酬率44.7%,遠優於標普500指數28.2%。

蘇筱婷進一步指出,從排除食品與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年率變化來看,在美聯儲認定的2%以上的相對高通膨期間,彭博美國REITs指數皆有出現波段上漲。主要原因在於通膨延續短則1年,長則3、4年,都給予不動產業者調漲租金反映通膨的時間,因此投資人選擇在通膨初期進行買進,推高彭博美國REITs指數的股價。

由於投資房地產所需資金門檻高,而投資REITs如同實際持有一部分的房地產權,主要收益則是來自租金,因此,很多投資人今年來也透過投資REITs來達到小額投資房產的目的,蘇筱婷建議,選擇ETF來參與REITs,更是最簡便的管道,因為透過ETF在集中市場掛牌交易,交易方式與股票相同,流動性較佳,投資人將可享有除投資房地產相關類股外,也可以較少的投資金額,參與商用不動產的投資機會。

最新成立的富邦入息REITs+ (00908) ETF,一次買進全球前30大高殖利率不動產及基礎建設標的,分散在16個國家市場,其中投資在美國的比重僅34%左右,是該ETF的優勢,主要是因為美國股息稅率較其他市場高,比重較低反而有利。蘇筱婷強調,現在入場時機正優,若投資人有興趣,可於5/20富邦入息REITs+ (00908) ETF上市時入手,輕鬆成為全球資產的包租公包租婆。

通膨 美國

延伸閱讀

柏南克談通膨 批鮑爾慢半拍

富邦產:符合兩情形就核保

基建基金 法人喊加碼

富邦入息REITs+ETF 20日上市

相關新聞

00878報酬輸這3檔個股! 連續最高配息24年、6%以上殖利率、績效更打敗大盤

股利公布,你手中的股票漲了嗎?如果還沒找到心目中的定存股,不妨透過影片,學習挑選存股的黃金法則!

玉山金開第一槍、國票金開第一砲…金融股還能存嗎? 這2檔金控已「超跌」

從去年開始無論網路還是報章雜誌上,各家都說今年金控公司的配息將不如以往,如果這兩三年才開始投資金控股的朋友們或許還想像不到這樣的情況,但說著說著,烏雲就飄到頭上來,也真正體會到股息塞不滿口袋的心情!

台企銀(2834)下跌8.57% PTT笑「配太少欠教訓」:變小氣銀

繼矽谷銀行倒閉風波之後,瑞士信貸傳出大股東拒絕再注資,導致市場對金融股恐慌風波再度延燒,導致16日台股金融指數下挫22.67點、跌幅1.51%,臺企銀(2834)下跌8.57%至12.8元。PTT網友直呼「外資太狠,第一次看棄嬰這樣跌的」,還有人附和「配那0.1塊,根本小氣銀」。

臺企銀、元大金股利開獎兩樣情! 達人:把預期降低受到打擊也較小

在去年底的時候,會預測金融股股利,藉以作為買賣參考,而現在陸續開獎了,大多是驚嚇而非驚喜。

金融股成分占1/4…00878「無腦多」就財富自由?他提4點警示投資人

有些投資者誤以為ETF是100%會賺錢,所以不斷存ETF,筆者的看法是:用錯的思維買ETF,非常危險。

鴻海EPS創新高!投資人卻不樂 狠酸:賺多配少錢去哪裡?

鴻海(2317)15日公布2022年稅後純益1414.83億元,年增2%,創歷史新高,2022年每股純益10.21元,優於2021年的10.05元。有網友對投資人信心喊話,「鴻海正在進步,不該用原有郭董時代印象看未來鴻海」。然而其他人卻無奈表示「賺得多、配得少,股價遇到利多也毫無反應」。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