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海:海運一年比一年好
貨櫃海運未來兩、三年都很旺,萬海(2615)昨(2)日舉行法說會,會後法人轉述,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效應發酵,推升市場強勁需求,塞港難解、碼頭怠(罷)工問題浮現,致運價續升,海運榮景將續航,一年比一年好。
法人昨日指出,貨櫃三雄合計今、明兩年稅前盈餘加總有望突破兆元,向1.2兆元邁進,且後年會更好。
RCEP明年即將上路及東南亞各國解封,市場需求強勁,歐美市場維持成長,萬海對明年海運市場抱持樂觀態度。萬海昨日引述海運權威機構Alphaliner及Drewry等海運專業機構預測數字說明,2022年需求皆大於供給,疫情與供應鏈紛擾仍為海運市場發展不確定因素,2022年貨櫃運輸市場展望還是供不應求,對明年抱持樂觀態度。
國內法人機構也對貨櫃海運發出分析報告指出,長榮今、明兩年稅前盈餘分別約2,924億元、3,733億元,合計逾6,600億元,稅後純益約5,380億元,兩年將狂賺逾十個資本額,因此將長榮目標價調整至365元。
法人推估,陽明與萬海稅前盈餘、稅後純益也都有望依同樣比例增加,保守估計今、明兩年陽明與萬海稅前盈餘加總,可望輕鬆跨越5,000億元門檻。
RCEP將在下月生效,業內人士說,「各成員國即將大部分零關稅或十年內降至零關稅」,在關稅壁壘消失後,貿易需求將大舉出籠,推升貨量暴增,貨櫃艙位需求將更緊俏。
從近期來看,業內人士分析,日前東南亞因疫情、大陸因能耗雙控政策影響,大多數區域停工,迄今未完全復工,一旦下季復工完全恢復,貨運需求可望噴發。
更重要的是,全球運輸鏈均嚴密關注「美西碼頭罷工」問題是否升溫,美西29個碼頭、超過2萬名工人的合約即將在明年6月底到期,持續引發疑慮,零售商更可能提前搶運。
業內人士說,過去美西碼頭重新議約時,多導致工人怠工甚至罷工,因此零售商都會提前一個季度搶運貨物,以免遇到碼頭停擺,這將會讓明年首季貨量運輸需求驟增。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