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陽辦現增 六年首見

成衣大廠聚陽(1477)昨(24)日董事會決議,將啟動現金增資計畫,擬發行股數2,200萬股(2.2萬張),是聚陽近六年來首見的大型籌資案,受到外界矚目。
聚陽表示,實際發行價格授權董事長洽主辦承銷商依當時巿場狀況決定。法人指出,如果以聚陽昨天收盤股價197元看,且不計未來的股價波動因素,打八折概算,預計可能籌資額度約落在35億到43億元間。
聚陽董事長周理平先前已經表示,疫情解封後訂單回流速度優於預期,且客戶給的訊息還滿具體,聚陽正全力規劃明年度的擴產。此次事隔六年後重啟現增計畫,是否代表聚陽看多明年景氣接單?積極的擴產動作帶來資金需求?引發外界好奇。
至於籌資目的,聚陽主管昨天表示,此次辦理現增主要是為了償還銀行借款,另外公司明年有一些擴產計畫,當然也會帶來一些資金需求。過去幾年,聚陽每年平均的資本支出金額大約落在2,000萬美元(約新台幣5.7億元)左右。
聚陽明年在南越、北越、印尼等主要生產基地都有擴廠計畫,目標明年整體產能要比今年大幅增加兩成至三成。而這也投射聚陽明年的接單熱絡。
周理平分析,這一波客戶訂單回籠的速度滿快,主要原因之一在於疫情造成不少中小型的紡織廠退場,加上疫情變數使得急單變多,客戶集中下單的趨勢更加明顯,具有營運規模和快速反應能力的供應商,反而逆勢受惠。
其次從去年的美中貿易戰,到最近美國禁止新疆棉,皆使得國際服飾品牌客戶加速分散供應鏈,從原本生產基地集中在大陸,朝向東南亞等其他地區分散,這對於聚陽同樣有利,因為目前聚陽主要生產據點已經轉移到越南、印尼等東南亞國家,有望受惠轉單效應。
業界人士則觀察,聚陽在疫情下再度展現出超強的應變能力,包括年初第一時間參與「防護衣國家隊」,投入口罩、防護衣、隔離衣等防疫用品生產;其次,這波疫情大家減少出門,像外套、襯衫等外出穿的服飾受到疫情影響比較大,但聚陽生產很多睡衣和居家服飾等,反而受惠這波疫情引發的居家辦公風潮,需求不減反增。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