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價揚 東聯、南亞出運
EG(乙二醇)行情逐漸走出谷底,價格從每噸600美元初頭,最近回升到650萬美元附近,加上港口庫存緩步降低,乙二醇廠東聯(1710)、南亞看好第2季市況可望明顯優於第1季。
受到去年底國際油價暴跌的衝擊,EG價格一度殺落每噸600美元左右的歷史低檔區,南亞董事長吳嘉昭表示,這個價格,根本「沒有一家能賺錢」。
他分析,以煤製EG裝置為例,從目前秦皇島的煤售價來看,EG每噸大約要虧100多美元。如果是外購乙烯,更是不划算。因為每噸EG的成本,大約需要0.6至0.7噸的乙烯,再加上150美元左右的工繳。現在乙烯價格每噸超過1,000美元,就算乘以0.6,再加上150美元的加工費用,怎麼算也沒辦法符合成本。
吳嘉昭坦承,南亞的EG業務2月是虧損的。東聯營業處副總暨發言人蔡鎮江也表示,東聯這幾個月營運大約是損益兩平邊緣。
不過蔡鎮江說,去年第4季因為貿易戰和油價暴跌等因素,市況實在是太差,今年初又碰到農曆春節長假。但目前看起來,下游的聚酯加工廠最近拉貨情況已經明顯好轉,市況正在慢慢改善中。預料第2季將會有大幅度的改善。
東聯昨日股價收25.1元,下跌0.4元。
吳嘉昭也說,下游聚酯的開動率,2月只有80%,比元月的83%減少。不過估計3月可以回升到85%,第2季達到90%,情況慢慢改善,南亞3月營收將比2月大幅成長,有機會回到1月的水準甚至再好一些,第2季表現也會優於第1季。
然而,吳嘉昭還是提醒,EG的華東港口庫存雖然最近從120萬噸降到107萬噸,但與正常庫存水位的50萬至60萬噸,還是有一段距離。
吳嘉昭也說,另外EG的社會庫存178萬噸,也遠高於正常水位70萬至80萬噸。整體市場供給還是寬鬆,可能對於EG短線的價格上漲帶來一些壓力。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