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股下跌66點收22,362點 台積電收平盤1,080元

更新!大罷免案立委「十大聲量榜」 換3人進榜

iPhone無法安裝App原因「藏一警訊」!Apple官網教5招解決

打房不影響營建股?華固(2548)連2季虧損卻未跌!專家:北士科估3百億

法人預期,台股今天開盤可能大幅震盪,不排除台股回測月線。中央社
法人預期,台股今天開盤可能大幅震盪,不排除台股回測月線。中央社

【文.玩股華安】

儘管民眾普遍認為台灣房市「一房難求」、房價居高不下,但台股中營建類股的走勢卻自2024年下半年以來明顯轉弱。即使囤房稅2.0、信用管制與新青安等政策陸續上路,建案銷售乍看仍熱絡,實際卻已有中小建商出現資金斷鏈與倒閉現象,這恐怕結構性轉折的開始。

營建股本質:不是短期獲利產業 而是認列與週期性產業

投資營建股有別於一般製造業或科技股,主要因為其採「完工認列制」:

建案必須實際交屋後才能認列營收與獲利

單季虧損並不罕見,市場更重視的是建案入帳節奏與未來利潤率

以績優股華固(2548)為例,罕見十年來首度出現連續兩個季度虧損,但市場並未劇烈反應。

因為只要預售表現與案源穩健,投資人仍能接受短線財報震盪,且2025年華固被視為輝達落腳北市科的大贏家,光是靠北市科的商辦案市場就預估將達300億。

Q1 財報異常:虧損創高、買氣分歧 產業兩極化浮現

根據公開資訊觀測站檢視,2025年第一季財報呈現虧損的不動產建商家數創下近年新高,且其中不少建商的負債比率超過70%,被市場認為產業健康狀況亮紅燈。

這波虧損潮中,甚至出現「賣越多、賠越慘」的異常現象,由於建材成本與土地成本高漲,也讓建案完銷卻虧更慘。

隨著放貸水位緊縮、買方信心轉弱,這些策略無法兌現,建案無法如期交屋、回款延遲,造成現金流壓力與帳面虧損同步爆發。

更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的營建業已出現明顯的結構性「銷售市場分歧」現象:部分建商如華固(2548),雖出現罕見的連續兩個季度虧損,但手握北市科科技園區核心土地,被視為輝達落腳重點開發商,僅靠該區的商辦案就預估可帶來豐厚獲利。

也就是說,賣給科技廠與企業用戶的案子仍有剛性需求,但面向一般民眾的住宅市場則逐漸冷卻。

目前情況是:「民眾不想買,持有者不想賣」,自住型需求受限、投資型需求遭稅制與政策打壓,成交量下滑下,許多原本預期能靠預售案撐起現金流的中小型建商,陷入銷售卡關與營運惡化的雙重夾擊,進一步引發「黑字倒閉」與潛在「爛尾樓風險」。

也正因如此,達麗董事長謝志長才會罕見地在股東會中公開呼籲,應鬆綁第2、第3戶購屋貸款與中小建商資金流動限制──這不只是為了緩解房市成交量,而是在防止整體產業資金鏈斷裂、信心雪崩,最終導致系統性風險。

政策衝擊:新青安提前透支買氣 囤房稅抬高持有成本

新青安貸款雖名為扶助首購族,實則變調產生大量套利行為。這些買盤讓預售市場在2023~2024年間爆量,卻提早透支未來兩年的剛性需求,形成當下熱、未來冷的「政策型虛火」。

同時,2024年7月起正式上路的「囤房稅2.0」,首次以全國歸戶+全數累進的方式針對非自住住宅開徵最高至4.8%的房屋稅。

原本即便登記在不同縣市的投資型住宅,如今也無法再以「戶籍分散」規避稅負,甚至過去連免課的低價套房(例如現值10萬以下)都被納入課稅名單。

這兩項政策效果疊加,讓原本就資金緊的建商不再有喘息空間。銷售困難、囤房被課稅、建照期可能拖延──資金鏈若再遭一擊,就不只是虧損,而是倒閉。

結構真相:人口萎縮 × 空屋過剩 × 建案堆高

人口變化是壓垮房市信心的長期變數。根據主計總處中推估,台灣總人口於 2020 年已見頂(約 2,360 萬人),未來將持續下降至 2070 年約 1,500 萬人,等於少了超過三分之一的潛在買方。

家庭數將下滑、自住需求下降,而建案卻持續推出。

根據內政部資料,全台待售新成屋在 2025 年第一季達到 10.7 萬戶新高,第二季略減仍有 10.3 萬戶,是歷史次高。

空屋率方面,官方公布的「低度使用住宅比率」為 9.32%,計算方式為每年11月、12月用電量低於60度空屋數量除以房屋稅籍住宅量所得的百分比率,但2020年的人口普查顯示真實空屋率為 18.5%,統計方式仍高度爭議。

歷經七波打房政策,市場終於開始見到成效。新成屋空屋率攀高、投資客退場、區域新案供給過剩等現象,高雄住宅率先面臨價格修正壓力。

「多殺多」的情況雖尚未全面爆發,但市場氛圍已從樂觀轉為保守,房價正在進入回歸基本面的過程。

不過,房價走弱並不代表營建股就全面失守。

2024年以來,台北市A級商辦市場去化創新高、企業升級與科技業擴張需求強勁,顯示商用不動產領域仍具韌性。

以華固(2548)為例,近年主力推案集中於商辦市場,商辦佔比明顯優於一般住宅型建商。

也因此,儘管其罕見出現連兩季虧損,市場反應相對溫和,投資人多認為只是認列時程影響而非基本面惡化。

即便短期財報震盪,也未動搖其基本面。在這樣的分歧階段,營建股的投資價值不再取決於房價漲跌,而在於「產品結構」。

住宅比例過高的建商,將面臨銷售去化與現金流壓力;反之,主力為商辦、廠辦、租賃或高端客群的公司,則有機會逆勢突圍。

◎本文獲「玩股網」授權轉載,原文:打房奏效?營建股華固(2548)罕見連兩季虧損,為何市場不驚?答案藏在商辦布局!

相關新聞

關稅之亂台股能躲過?專家點4概念股、11檔股票要遭殃:但台積電、鴻海擬受惠

本周,將是關稅大限的關鍵期間,上周末相信投資人都有看到新聞討論美國主要貿易夥伴正在衝刺尋求與美國的貿易協議或遊說來爭取更多時間,而財政部長貝森特也表示,未能在截止日期前達成協議的國家將可以選擇延長三週進行談判,前提是要有「誠意」。 目前最新的進度來看,川普將於週一開始向12至15個貿易夥伴發出關稅函,同時暗示一些協議也即將達成,但究竟本次關稅大戲台灣會受到什麼影響?劇本又會有哪幾種?誰受惠誰受害呢?會影響到下半年的台股行情嗎?今天一次搞明白。

台幣創高恐也是股市高點?股添樂解析下半年四大變數:川普關稅、外資動向、AI高估值全揭露

知名財經頻道「股添樂 股市新觀點」於最新節目中,針對台幣匯率、台股走勢、產業結構及國際政經局勢做出細緻解析。他指出,近期市場高度關注新台幣升值,提醒「台幣高點也可能是台股高點」,並點出出口、外資、關稅

美對等關稅掀牌時刻到了 台股推演稅率三情境

對等關稅豁免期即將結束,牽動台股本周走勢。法人指出,美國對台灣課徵對等關稅的稅率很有可能介於10%至20%,有利台股本周...

川普猛攻怎麼辦?鮑爾「四大守則」扛壓力…聯準會主席的冷靜應對策略曝光

當央行不還手:鮑爾如何對抗川普炮火 隨著川普的砲火攻擊變得愈來愈猛烈,在公開場合,鮑爾開始依循幾個不成文的規定: 守則一:不談論川普 第一個守則常引來旁人乾笑、面面相覷以及尷尬的沉默

盤點今年股市大漲國家 謝金河指和一產業有關

受到美國總統川普實施對等關稅等的影響,今年世界各國股票市場波動很大,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在臉書指出,上半年最亮眼的市場在...

美債殖利率創新低...聯準會仍觀察 專家:估9月降息1碼、川普埋債市隱憂

美債殖利率創6月新低 昨天美債的重點: 1、長債殖利率小跌,月底行情撐盤 2、聯準會兩位大佬Bostic和Goolsbee出來喊話 3、川普的「大而美法案」有新進展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