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廠研製火箭「失控墜落」北海道發射失敗 晉陞集團回應了

台南西羅殿、普濟殿上演廟宇斷交!民政局勸和 信眾喊話由神決定

美空襲伊朗 大型金控認為台股回檔幅度應在5% 約1100點之內

伊朗發動空襲,報復以色列轟炸核設施,特拉維夫煙硝四起。(圖/美聯社)
伊朗發動空襲,報復以色列轟炸核設施,特拉維夫煙硝四起。(圖/美聯社)

美國伊朗開戰,周一台股表現如何?對此金融機構漏夜進行沙盤推演,其中根據大型金控內部出具的最新評估,台股的波動主要集中在極短線的波動會放大,但仍可控,估計影響幅度會在5%以內,倘若以台股目前大盤指數上周五收在2萬2045.74點來看,台股在接下來期間拉回的幅度大約在1100點以內。

大型金控內部報告對此分析,極短線股票市場波動可能放大但可控。週一亞洲時段可能行情的波動因為歐美交易員還沒開始上班,在成交量稍微低的情況下讓市場可能會有類似接近恐慌的狀態,但預計到歐美交易時段,行情很可能就會從恐慌轉為正常利空反應。且考慮到籌碼壓力不大,包括了VIX OI仍處在中低水位、美銀美林基金經理人調查報告顯示基金經理人股債曝險都略低於Benchmark,因此,法人預計影響幅度應該是5%以內。

大型金控認為,美國針對伊朗核設施精準打擊,避險情緒難免升高,但危機仍然可控。美國若只是出手毀核,本質上是幫助以色列「完成任務」並控制核戰風險的作用。因此,這次美國的出兵,反而是降低尾端風險與戰爭拖長不確定性的舉措,應以「極短線震盪」看待,且不一定引發全面戰爭。

儘管這次是美國針對伊朗攻擊,而伊朗也公開表示保有所有捍衛國家主權的措施,但大型金控內部評估之後認為,伊朗的報復措施是向以色列發動空襲,而非針對美軍在中東地區部署的軍事設施進行打擊,此外霍爾姆茲海峽仍然正常通行,顯示至少到目前為止危機沒有螺旋升溫。另一方面,海灣地區其他國家對於這次衝突的立場都相當克制,一方面避免譴責美國或以色列,另一方面呼籲恢復和平對話。即便立場偏向伊朗的中國與俄羅斯雖然公開譴責美國,但也沒有承諾軍事援助,甚至俄羅斯還尋求聯合國做出回應。由此看出,在美國發動精準打擊後,各方都相當克制,因此,危機沒有螺旋升溫的跡象。

美國 台股 伊朗

延伸閱讀

美國發動空襲後 伊朗核電廠所在省分傳巨大爆炸聲

美國空襲伊朗核設施 以色列股市創新高

美國「精確打擊」伊朗核設施 副總統萬斯:川普盼尋求外交解決

介入以伊衝突 陸專家震驚「美國親自下場」:各方都打破底線

相關新聞

1字頭中鋼真香?老牛曝妻一套7年:投資前提是獲利穩、隔壁台電虧4千億

最近不少朋友在問:「老牛,中鋼跌到1字頭了,這種價位能不能撿?」看到有人說:「買來等個十年,一定會回來!」也有人無情回擊:「這是紀念品概念股,不如買0050」。老牛想說,這句話酸度很高,不過……還真不無道理,因為我還曾社群上分享過。 我曾在第二本著作中提到「定存股1.0」的概念,過去國營事業對國家經濟有穩定作用,常被當作政策工具,肩負政策性任務,大眾也普遍認為有政府當靠山,就「不會倒」。 但投資人常忽略一點:「定存股的關鍵,是獲利要穩定」看看隔壁棚的台電,累計虧損已破4千億,國營企業不等於獲利保證,中鋼也一樣。

台灣關稅20%以內不是不可能!伊森提「5籌碼」:食安和能源打包談判

距離 8 月 1 日「川老大關稅倒數」只剩最後幾圈,眼前這場台美談判早就不是單純比價碼,而是用稅率當籌碼的一盤多邊賽,伊森一直在思考該如何看待這輪談判台灣與美國的關係,今天我們想梳理一下看法,並跟讀者分享。

AI 多頭再起!輝達市值突破4兆美元 台光電、台達電齊創新天價

輝達(NVIDIA)市值突破4兆美元大關,激勵那斯達克指數昨夜再創歷史新高,帶動台股輝達概念股及AI族群士氣大幅提升。台...

美債標售結果優於預期...債蛙終於要解套了?專家:聯準會官員看法分歧

10年期美債標售結果優於預期,市場怎麼解讀下一步? 美國10年期公債標售結果強勁,提振市場信心,使投資人對美國赤字擴大可能影響融資的擔憂暫時緩解,美債市場應聲反彈,終結連五日的跌勢。 各天期美債價格全面走高(殖利率下滑),10年期殖利率下滑約6bp至4.34%。 此次順利的390億美元10年期公債標售被市場視為利多,帶動買盤擴大。 接著來分析這次標售結果的細節。

押寶台積電6月營收樂觀「買盤進場」 台指期夜盤衝22,500

台指期夜盤9日開盤後,雖市場靜待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通知,但在美股電子盤反彈中,以22,438點、上漲4點開出,一度回測2...

台灣關稅恐達25-32%!專家分析:大罷免之前、有些條件政府絕對不會妥協

台灣的關稅到底會落在什麼區間?首先,有看到坊間說法認為台灣沒有出現在昨(7)日第一批通知的對象國家當中,應該是跟歐盟一樣接近達成貿易框架協議的狀態,因此美國暫時不寄送關稅通知書。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