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交所修訂規章 放送無面額或面額非10元公司利多
臺灣證券交易所為因應市場多元資本結構發展,並回應外界建議平衡無面額、每股面額非屬10元及每股面額10元公司申請上市的獲利能力標準,臺灣證券交易所繼日前董事會通過將修訂相關規章後,9日公布無面額或每股面額非屬10元公司計算獲利能力標準或相關財務比率時,改以公司年度決算淨值替代股本,且比率折半方式計算。
證交所表示,這次修正有助於提升資本市場對不同股票面額公司的包容性,證交所未來亦將持續因應資本市場發展精進相關規定。
因應新制,證交所修正「有價證券上市審查準則」、「有價證券上市審查準則補充規定」及「營業細則」等八部規章,就其獲利能力標準及其上市後監理相關規章進行修正,重點如下:
發行公司申請股票國內一般上市之獲利能力標準係以稅前淨利除以股本達一定比率進行規範,而發行公司如採行無票面金額股者,依公司法第156條第2項規定,其所得之股款應全數撥充資本,故於相同發行價格下,無票面金額股發行者之財務報表所列示股本金額多較採票面金額股發行者為大。
另每股面額非10元者,其所得股款高於票面金額部分列為資本公積,其撥充股本之金額將視其面額所訂高低而有不同,為衡平無面額或每股面額非屬10元之公司,與每股面額10元公司申請上市獲利能力之達成難易度,參採主管機關對公開發行公司監理法規架構,證交所本次增修無面額或每股面額非屬10元之公司於計算獲利能力標準或相關財務比率時,改以公司年度決算淨值替代股本,且比率折半之方式計算,據以修訂申請上市之獲利能力標準及其上市後監理相關規章。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