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大型社死現場!壽星變「保鮮膜木乃伊」綁鋼管車遊街 下場慘了

輝達北士科解套?李四川曝進度:新壽9月底得完成程序

賴總統下個月訪中南美…傳將「過境紐約」?陸外交部強硬回應

緯創、廣達、鴻海除息前都有行情?專家分析走勢僅「1因素」沒上漲

台股示意圖。 聯合報系資料照
台股示意圖。 聯合報系資料照

【文.玩股華安】

今日(6月3日)緯創(3231)除權息,開盤小幅上漲後便開始走低,盤中賣壓浮現,走勢與過去幾年相當類似,呈現出一種熟悉的節奏。

這並非偶然,而是許多大型NB代工股在除權息期間的常見現象。

從緯創、廣達、到鴻海,這些穩定配息的公司,在除息前後的股價波動,往往呈現出某種可以觀察的規律。

若能掌握這個規律,無論是想領股息,還是進行短線波段操作,對投資決策都將有很大的幫助。

十年統計揭示:除息前一個月多有行情

我們針對緯創、廣達、鴻海三檔權值股,回溯近十年的除權息期間股價表現,從除權息前一個月,到除權息前一日日的上漲機率、以及除權息後一周的股價表現,逐一檢視是否出現漲勢,藉此統計出他們各自的慣性。

結果發現,這三家公司在「除權息前一個月至除權息日前一日」這段期間,普遍具備較高的上漲機率。

廣達上漲機率高達90%,緯創上漲機率80%,而鴻海上漲機率也有70%。

這顯示市場在除息前通常會有一波期待配息的資金進場,形成一段「配息行情」的短期波段,其中造成下跌的是2015、2022年,這兩個空頭年。

但情況一到除息日就出現變化。

根據統計,三檔股票在除權息後一周的上漲機率明顯下滑,鴻海為50%,緯創與廣達均為30%,但是鴻海多數呈現的是非常緩步填息。

而通常在除權息當日,表現多數為微幅開高後走低,也就是說多數押寶除權息行情的投資人,這段時間都會慢慢賣出持股,短線資金傾向出場獲利了結,使當日與短期內走勢轉為偏弱。

再觀察除息後一週與一個月的走勢,整體表現也顯得偏向保守,僅有緯創上漲機率提升至50%,其餘均未改變。

這一慣性並非今年才有,而是長期以來累積的市場反應模式。

即使在2023年AI元年期間,緯創與廣達曾因AI伺服器題材大漲而快速填息,那一年雖打破了除息後易盤整的慣性,但與其說是股性改變,不如說是整體AI產業鏈強勢推升的結果。

同樣的,2024年AI熱潮雖未退卻,但市場節奏已較去年和緩,除權息後的填息速度明顯不如前一年迅猛。

空頭年另有節奏 反向行情值得關注

值得一提的是,歷年未出現「除權息前一個月上漲行情」的年份,幾乎都落在空頭年。

像是2015年與2022年,不只是個股本身無力上漲,而是整體市場處於資金緊縮、風險偏好低落的格局,使得原本慣性的押寶行情自然無法啟動。

不過,這類年份也常出現一個相反現象:股價在除權息後反而止跌反彈,甚至成為波段起漲點

這顯示在空頭年裡,市場的預期與資金流向邏輯有所不同,這種慣性值得投資人記起來。

因此,除權息前一個月是否出現行情,除了與個股體質與配息水準有關,更與當年度的整體市場氣氛息息相關。

過去的統計不只證明了配息本身的價值,也揭露了更值得注意的「投資週期」。

對於這類大型NB代工股來說,除權息前的行情比除息後更具操作優勢,這是籌碼與預期心理的自然反應。

若忽略這段慣性,只專注在領股息本身,反而可能錯過真正的獲利機會。

◎本文獲「玩股網」授權轉載,原文:緯創除息首日走弱不是巧合?帶你看懂緯創、廣達、鴻海除權息行情規律!

鴻海 除權息 緯創 權值股 廣達

相關新聞

台泥(1101)有望跌深反彈?專家:短期雖觸底、但長線埋藏諸多挑戰

台泥(1101)股價持續探底,今日(7月9日)最低來到24.05元,年初以來跌幅已超過兩成,讓不少長期投資人感到困惑與不安。儘管台泥與台塑一樣,長年被視為「台字輩」的穩健存股代表,而台泥也因美國市場僅佔營收不到1%,被認為在川普對等關稅政策下,有望成為資金避風港。 然而,隨著2025年台灣正式開徵碳費,對高碳排產業帶來實質成本壓力,加上越南水泥持續傾銷本地,讓原本看好的防禦型定存股,反而面臨內外夾擊,股價一路疲弱,也讓投資人信心遭遇強烈震盪。

中信金(2891)無懼匯損...但是多頭最後一漲?專家:殖利率強、配息穩沒理由不漲

中信金股價近期持續創下新高,市場上經常流傳「金融股漲勢是多頭行情最後一棒」的說法,到底這句話是真實經驗還僅僅是一個市場迷思?本文將從配息數據與匯率變動兩大層面進行深入解析,解構金融股漲勢背後的動能與風險。 首先,從中信金的配息數據來看,過去十年間其現金股息呈現穩健成長的趨勢。2014年時每股配發1元的現金股息,至2025年已提升至2.3元,整整成長超過一倍以上。這樣明確的股息成長趨勢,不僅彰顯中信金在營運績效與財務穩定性上的優勢,也反映股價的上漲動能並非空穴來風。即使在過去幾年間全球經濟面臨數次黑天鵝事件,如疫情爆發、全球供應鏈重組等挑戰,中信金的獲利仍能穩定上揚,顯示其良好的風險管理能力與穩健的營運策略,這也成為今年吸引大量資金進駐的重要原因之一。穩健的殖利率表現,進一步成為支撐股價的堅強基礎。

台達電(2308)創高...但要上500後繼無力?專家:注意關稅風險高升

2025年以來,台達電(2308)股價強勢上攻,短短三個月漲幅超過65%,歷史新高來到461.5元,市值接近1.2兆元,超越富邦金(2881),成為台股市值第四大公司。這波漲勢背後,有法人資金大舉進場的強力推升,截至7月7日,外資持股高達173萬張、投信持有逾85,000張。 台達電目前AI營收占比約20%出頭,公司表示第二季營收優於第一季,市場期待六月份營收繳出好成績,但投資人需留意過去台達電曾表示客戶因關稅問題趕著提前出貨,且台達電出口美國比重約三分之一,在近期美國對各國關稅協議公布下,未來恐面臨關稅風險!

1字頭中鋼真香?老牛曝妻一套7年:投資前提是獲利穩、隔壁台電虧4千億

最近不少朋友在問:「老牛,中鋼跌到1字頭了,這種價位能不能撿?」看到有人說:「買來等個十年,一定會回來!」也有人無情回擊:「這是紀念品概念股,不如買0050」。老牛想說,這句話酸度很高,不過……還真不無道理,因為我還曾社群上分享過。 我曾在第二本著作中提到「定存股1.0」的概念,過去國營事業對國家經濟有穩定作用,常被當作政策工具,肩負政策性任務,大眾也普遍認為有政府當靠山,就「不會倒」。 但投資人常忽略一點:「定存股的關鍵,是獲利要穩定」看看隔壁棚的台電,累計虧損已破4千億,國營企業不等於獲利保證,中鋼也一樣。

台灣關稅20%以內不是不可能!伊森提「5籌碼」:食安和能源打包談判

距離 8 月 1 日「川老大關稅倒數」只剩最後幾圈,眼前這場台美談判早就不是單純比價碼,而是用稅率當籌碼的一盤多邊賽,伊森一直在思考該如何看待這輪談判台灣與美國的關係,今天我們想梳理一下看法,並跟讀者分享。

AI 多頭再起!輝達市值突破4兆美元 台光電、台達電齊創新天價

輝達(NVIDIA)市值突破4兆美元大關,激勵那斯達克指數昨夜再創歷史新高,帶動台股輝達概念股及AI族群士氣大幅提升。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