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焦點回歸基本面:聚焦企業價值迎接下半年成長

美國股市有句諺語「Sell in May and Go Away(5月賣股走人)」,指的是投資人在5月結清持股,並等待秋天重返股市。綜觀歷史數據,美國與全球股市確實在5月及往後數月表現(5-9月平均報酬)相對(10-4月平均報酬)黯淡;2025年以來川普關稅大棒攪亂金融秩序,更加深投資人對未來投資前景的擔憂。

然行情總在半信半疑中成長,今年5月美國及全球股市表現亮眼,美股單月上漲6.2%、全球股市上漲5.7%,且第1季全球企業獲利在關稅壓力下仍繳出優於預期成績,今年5月已走出不同以往的行情 。國泰投顧認為,在關稅風險降溫及企業財報強勁下,正面看待股市後續發展,聚焦企業價值迎接下半年成長。

川普推動對等關稅,衝擊全球經貿,隨後又暫緩實施,轉向多邊談判。美國已與英國達成協議,意外的是,美中5月12日發布聯合聲明,大幅調降自4月以來暴增的關稅,並啟動90日談判期。相較之下,美歐談判進展波折,川普5月23日於社群宣布擬於6月1日對歐盟加徵50%關稅,後延至7月9日,市場一度震盪後回穩。

在川普一系列貿易休兵政策下,美國進口有效稅率由美中貿易衝突高峰的26%,下降至雙方關係緩和後的13% ,大幅度舒緩因高額關稅帶來高通膨和經濟衰退的壓力,並推動美國消費者信心回溫,消費者信心指數由87.7躍升至98,創下4年來最大增幅 ;金融市場部分,VIX恐慌指數自4月高點52.33大幅度回落至18.57,全球股市自近期低點以來漲幅18.8%,若聚焦於成長型企業,成長股(+24.2%)表現大幅優於價值股(+13.4%)。

川普關稅雖擾動金融市場秩序,但花旗世界經濟驚奇指數持續上升至22,創下近一年新高 。該指數衡量經濟數據與市場預期差異,指數大於0代表經濟優於預期,顯示全球經濟抵禦關稅逆風,表現強勁。企業獲利方面,MSCI世界淨指數EPS成長率預估今年和明年分別為7.5%及11.6%;其中,成長股預估優於全球股市以及價值股,成長幅度預估分別年增17.3%及15.2%。

近期市場高度關注川普關稅政策「各種轉變」及各國的應對措施,預計短期市場將持續震盪波動,中長期而言,總體經濟溫和擴張、企業獲利成長,基本面支撐下看好股票市場發展,建議投資人分散投資區域、定期定額參與市場。摩根士丹利環球機會基金投資部位跨足北美與歐洲,合計占基金比例約74.6%;專注於生成式人工智慧的成長型股票投資主題,投資團隊以高度信念布局,聚焦電商物流、社交平台、雲端運算與餐飲外送等具有長期爆發潛力的優質成長股票。

延伸閱讀

護美免受「恐怖分子」侵擾 川普禁12國公民入境

馬斯克向川普求和?支持鎮壓洛杉磯示威 1表情符號挺美政府

馬斯克爆氣撞財長!白宮驚傳肢體衝突 PTT笑翻:這是WWE嗎?

川普疑影射洛杉磯示威者「拿錢辦事」!加州州長嗆有種「抓我」

相關新聞

台股上攻外資連買三天 權值股表態 大盤指數重登年線

台股昨(18)日在台積電、大型金控等權值股出面表態,引領台指期拉高結算,開低走高終場漲145點收22,356點,重登5日...

台股開盤下跌75點 台積電開低5元

台股18日開盤指數下跌75.76點,開盤指數為22,135.83點。台積電(2330)開盤價1,040元,下跌5元。

獨/國票金加碼熱戰開打!鋼鐵人將助陣耐斯 三發助旺旺

國票金加碼熱戰開打,鋼鐵人和地產大亨各有支持對象。台鋼集團和三發集團兩大南台灣知名集團出手加碼國票金持股,支持歸屬漸趨明...

中東衝突 台股備戰三情境 大盤將於年線上下區間震盪

台股面臨中東緊張情勢升溫、短線漲多、新台幣強升等三大考驗,加權指數承壓備戰。法人周末緊急針對以伊戰爭沙盤推演三情境,在局...

洛杉磯暴動衝擊股市?伊森:全球第4大經濟體、10%勞動力不可能沒影響

美國加州反對逮捕非法移民的示威行動持續升溫,洛杉磯街頭爆發激烈衝突,宛如戰場,如今抗議行動一路延燒至600公里外的舊金山,已有超過150人被捕。 美國當局近日在加州大規模掃蕩無證移民,引發洛杉磯民眾抗議,川普日前出動2000名國民兵平亂後,迅速升級成縱火等暴力事件,今天他又派出700名陸戰隊進駐,然而這樣的動亂或是驅逐非法移民的事件,是否跟全球市場,或著更精確說美國就業市場毫無關聯呢?今天伊森想從這個動亂事件切入,討論可能對就業市場的影響。 首先,從上圖出發,我們可以看到加州有33.3%的勞動力是外國出生的移民,這個數字幾乎是全美平均18.6%的兩倍。而自2022年以來的新移民占2.3%。

90天關稅倒數 科技股將引領美股復甦

美國總統川普點燃關稅戰以後,企業獲利預估下修,但4月9日宣布暫緩關稅90天,市場逐漸回暖。隨著暫緩關稅的期限將至,目前僅...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